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真正放飞了学生的思想。本文主要阐述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分析部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及运用。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部编语文教材主要以“务实而有为”为编写理念,编写组将教材编写,站在以维护国家主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继有人等高度,来进行组织编写,并且还吸取了国内外教材中的有益成分,以此确立了“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理念,来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
1.部编语文教材的特点
坚实而丰满的家国情怀教育:在部编语文教材的选材方面,编写组就是按照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等,并且还根据教科书对于语言文字、思想感情、伦理道德、社会导向等方面的需要,从培养祖国的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文章选编;例如,像《富饶的西沙群岛》、《升国旗》等课文,就是想让学生们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认识到祖国辽阔而美丽的疆土,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而课文中选取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事迹,则是对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到革命的艰辛,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完整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了有效建立文化自信,在教材中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教材按照低、中、高等层次,将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从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文化常识、民风民俗等多个方面来进行选材,而且选取的很多内容,都是经过了精心的改写,目的就是为了让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今时代特点更加的融合,以此更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2.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自主与探究的形式和途径、而探究是自主与合作的目的;由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此,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它不仅能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与此同时,也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的。
3.部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及运用
3.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3.1.1在练习时合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掌握、巩固、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都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巩固才能有效掌握,从而提高正确率;那么这时就可以开展以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例如,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可先让学生分成小组,组员之间轮流当小老师,将自已的记字词方法,教给同组的其他人,看谁的方法最好,就推举到全班发言,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掌握生字生词;而高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古诗、短文等的数量较多,这便需要学生们在课下多加练习,而这时的小组合作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过关比赛,让各小组在课下进行积极的练习,会了就可以过关,看哪个小组过关的速度最快,有人督促就会有动力,为了小组和自己的荣誉,学生就可以在十分积极的状态下,来完成练习,让学习兴趣与效益都能得到提高。
3.1.2在读议中合作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其中,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在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下,来完成阅读和讨论;因为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可以从中学会补充、调控、否定反思等;如若在小组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来请教老师,或是请求其他小组的帮助,以此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讨论,既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已的不足,做到取他人之长,来补已之短,以便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我,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概括性等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文《夜色》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几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别对课文进行阅读,小组成员交替进行,阅读完成后,让学生对《夜色》一文中夜晚的颜色进行讨论,并结合自己对黑夜的看法,说一下自己的故事,在这一合作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1.3在活动表演中合作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而且活泼好动,喜欢做一些游戏性的活动;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以下课外的语文活动;例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成语接龙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机会;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并形成合作的默契。
3.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仅需要自己来动脑筋,而且还需要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还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既培养了学生的动脑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夜色》课文练习中,让学生思考“我”从“害怕”到“不怕”的变化,思考“爸爸”在“我”的成长中的作用,让“我”能够勇敢面对恐惧和害怕,并享受战胜困难后的美好夜色。
3.2.2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并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表示,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要想成功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要建立起分工合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集体的智慧,解决团体与个体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3.2.3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在组员发言时,必须要求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并且要能抓住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合理的判断,以及自己的补充与独到的见解;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良好品质,也是对于他人的尊重。
3.2.4在合作学习中全面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是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交流来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因为交流具有平等性,因此,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民主平等,也能让学生的个体思考,通过交流变为集体智慧;而且通过小组的交流,对于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素质的全面提高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益处。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各种优势,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温儒敏.部端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话文,2016,9.
[3]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谋程[M].长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