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刘杰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表现力较弱,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当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课堂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想展开,提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课堂研究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且进一步提出语文课程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强调了语文课程教育的相关理念、教育目标以及相关实践建议。课程改革中也提出语文教学应当从学生出发,倡导教师在课堂中以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语文课堂教育。语文教学课堂的重点应当逐渐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将针对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学习缺少活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以上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发展,在课堂中有机会参与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1]。而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平淡,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使得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挥自主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表现的重视度也较为薄弱,阻碍了课堂的活力。
        (二)学生学习缺乏能动性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容易对美术、音乐等课程产生好奇,因此对以上感兴趣的学科在课堂中会更加认真并且能够主动学习。而由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含有一定较为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并且由于其学科地位会有一定学习负担。以上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最终学生对语文课堂中教授的内容也不能够完整掌握,逐步在语文的学习方面积累问题。
        (三)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学生升学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小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教师在安排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考试内容为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2]。而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考试内容为主,会相应的减少课外扩展学习,在教学模式方面缺少时间进行创新,最终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不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内容不够灵活
        由于当前教育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多数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考试内容展开,教学内容多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为主。因此造成多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够灵活,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能采用灵活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且难以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
        二、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缺少创新思想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力的现状分析,能够发现主要原因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方面。虽然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并且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是较少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小学生在创新性课堂中不能够更好的适应,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另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缺少运用创新性思维的意识,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不明确从何创新,以上就是导致语文课堂学习缺少活力的重要原因。


        (二)课堂中缺少对学生能动性的锻炼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更可能被新鲜的事物和具有一定乐趣的内容吸引,因此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更注重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秩序,对于学生是否能够跟随教师进行互动和学习的重视度不够,缺少对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训练[3]。该情况会使得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并且难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设计简单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具有一定乐趣性的,但课堂学习的乐趣需要教师在课后深入挖掘,真正读懂教材,了解其中包含的内容并且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但在多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并未设计较为丰富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且单一。
        (四)教师教育理念固化
        虽然简单的教学设计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准确的抓住重点以及考点,但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逐渐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训练,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当进行适度的调整,使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习的问题,使学生逐渐走向课堂主角的位置。
        三、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主人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当积极采取创新教学模式,选用创新教学方法并且科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教室在讲解小学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时,可以将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风土人情等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展现,通过以上更加立体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专注课堂内容,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
        (二)增加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动性训练
        教师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的能动性训练,在文章学习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课堂情景训练,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授《落花生》这一文章时首先解决学生学习的基本问题,接着在班级中成立小组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学生们可以通过扮演人物来提升自己对文章的认知,从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同时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逐渐把握课堂教学进度,掌握学习的内容成为课堂主人。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文章时,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展开,通过讲述历史故事等为学生展现多种教学模式[4]。例如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能够看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等,使学生能够与祖国产生共鸣,增强爱国意识。
        (四)增强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培训
        学校还需要增加对教师的理念教育,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与新课改对教育课堂所提出的要求逐渐偏离。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思想教育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校应当定期为教师开展教育指导,提升和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且促进教室之间的交流以开展更高效的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能够发现多数课堂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学生不能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与学校应当共同努力,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逐渐走向课堂并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石蕾. 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28):141-141.
[2]黄月桦. 新课标下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人[J].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11):9-9.
[3]张瑞青.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6).
[4]高加芬.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J]. 新课程·上旬, 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