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中职阶段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注重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因而导致学生出现了很多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深入分析情感教育的价值,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因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深入分析了中职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开展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中职生;语文;情感教育;实施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就使得大多数教师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种缺失情感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就会出现人格不健全、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更应该深入融合育人功能,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课题,培养道德高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更好地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推动中职生的均衡发展。
一、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强化语文课程特点,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语文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情感教育的特点更为突出,在教授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1]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能更全面地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学生提供语文课程学习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情感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深入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加强情感熏陶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情感教育的开展能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要求,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更科学地开展全面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达到熏陶情感,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展开“亲情”教育
目前中职阶段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也就让教育活动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只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更全面的展开“亲情”教育,帮助学生在更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课程知识,接受情感的熏陶,更好地化解学生的叛逆心理。
比如,在学习中职语文课程《我的母亲》时,教师要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情感,帮助学生化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亲情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老舍和罗曼·加里的散文为学生进行对比讲解,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写作风格的差异性,感受其中描写的真挚母爱。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更好地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母亲的关爱,塑造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讲解更多父母良苦用心的表现,引导中职阶段的学生克服各种各样的叛逆心理,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找到更正确的相处方式。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联系语文课程的特点,完成情感教育,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有效突出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价值。[2]
(二)开展赏识教育引导,提升学生自我认同
中职阶段的学生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自卑心理,这是大多数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开展赏识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情感教育的优越性。
比如,在学习中职语文课程《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这篇课文的内容,在阅读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当学生激情饱满、斗志昂扬地参与到深入的学习活动中。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完成讨论活动,谈一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要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针对一些相对比较自卑的学生,教师就要多说一说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采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主动表现自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引导。这样一来,中职生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为之奋斗,让情感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优化情感教育方式,突出情感教育实效
在中职语文情感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情感教育的方式,采取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借助多样化的手段丰富情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对学生全面性的教育指导,确保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中职语文《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更科学地完成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功能为学生展示各个地区的秋色,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不同地方秋天景色的词语和句子,如北国的槐树,秋蝉的哀鸣,江南的秋色等等,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除了课堂的教育引导之外,还要抓住教学的时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观察秋天景色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更加强烈,有效增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带领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情感。[3]这样一来,就让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帮助学生在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情感认知,更好地突出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推动情感教育朝着更加乐观的方向发展。
中职语文课程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能帮助学生在更全面的情感熏陶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突出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赏识教育的优越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受到更全面的情感熏陶,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培养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中职阶段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侯毛珊.中职语文情感教育价值意义及其实施策咯探讨叮.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10月
[2]孙国峰.立足情感教育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J].职业教育,2012,(5):47-48.
[3]毛辉玲..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与实践[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 (1 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