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技工院校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古丽巴哈尔·麦麦提
[导读] 技工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摘要:技工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在以往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中呈现出特别程式化的场景:教师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练习—小结—拓展延伸,教师按这一流程把课备得很熟,按部就班地讲述出来,学生习惯了过于僵化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随着国家对技工学校的改革政策实施,在学校的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学生不配合”的状态,切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作为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主要是为了向国家提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所以说需要根据实际的就业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工作。就拿语文这一科目来说,教师在教学时,都只是传授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不将这些知识深入或者延伸,如此一来,技工语文教学就仅仅停留在表面,很难对学生的教学起到真正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提高技工学校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大力提倡语文实施个性化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程式化教学转变为灵活实用的目标化教学模式,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技工学校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面向市场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均较为重视专业学科的建设,因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很多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投入程度也不够,教学效率偏低。
        首先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是为了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才而选择技工学校,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专业方面,课他们在课堂交头接耳、刷手机、玩游戏、思想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较为常见,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次,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对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以及完成布置的相关作业都存在一定困难,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对语文进行复习和预习。最后,教师面对学生这样一种应付的学习心态,在教学方式上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基本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专业相联系的知识点引用的少,并且带有很强的教师个人观点,未能将语文知识和专业所需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就造成语文的教学有效性极低,学生进一步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动力。
二、技工学校语文的改革与探索
(一)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技工教学风气一直是教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营造良好教育风气既是一种要求又是一种责任。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会不重视,进而严重影响课堂的进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如果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是勤奋好学、书香环绕的,那么,不仅课堂是秩序井然,学生的学习思想也会大大跨前一步。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营造良好语文学习氛围的方法。


        比如构建奖惩分明,实施具体有效的奖惩条例。作为规则的制定人和执行者,我们需要明白,学生正处于意识发展阶段,需要适宜的鞭策和鼓励,这种力量正是规则所给予的。但是,规则的最终目的是教导学生朝着正能量道路前行,培养学生谨慎严肃的学术精神。其次,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阅读书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小图书角能收集不同领域、种类繁多的书籍,能大大满足多数量学生的阅读材料供应。对学生来说,既在可观性的学术成绩上得到突破,又在精神世界上得到友情的慰藉,进而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二)利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专业课程的需求及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在班内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基础性教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互动教学,课后布置有特色的课后素质拓展,在期末时开展不同类型的学习能力测评。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习成绩能够明显提高。但是对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根据不同学习小组的特点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增加了课堂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知识与专业有效结合,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对各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起着关键的作用,需要各类中专院校不断探索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市场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电气专业、机械专业、会计专业等专业对语文知识的需求有差别很大。语文教师应加强同专业课老师交流与沟通,了解不同专业同学的未来工作需求,制定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利用现代媒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视频,教师选择性地使用,发现学生的特长重点加以培养,也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引导其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书,会利用网络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能学会独立学习,从而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结语
        语文学科是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学科,对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提升职业素养都有巨大帮助。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合格社会劳动者的必然要求。所以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本领,同时也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好语文知识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滕秀娟,张文旭.谈信息技术与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5):220.
[2]陈志华.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创新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1):109.

作者信息:古丽巴哈尔·麦麦提,女(1985.09.16—),维吾尔族,新疆莎车人,大学本科,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