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游戏,绽放光彩--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阿迪来尔·牙库甫
[导读] 美术教学幼儿园是较为初始的基础性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
        摘要:美术教学幼儿园是较为初始的基础性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通过精美的图片与巧妙的绘画,从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在幼儿教学中设置美术课程,能够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和热情,而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渗透游戏化的美术活动,能够将美术与教学二者相互融合,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环节中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培育幼儿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取向,以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学;美术活动;游戏化教学
        幼儿园教学对象为处于低龄段的学生,而此时幼儿心智等尚未成熟,且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因此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是十分贴合其心理预期和学习取向的。将美术活动具备的创造性与游戏化的环节相融合,能够让游戏环节充分搭载美术活动的施教过程,从而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发挥积极性作用。游戏化教学同时能够全面弥补美术活动过程所存在的连续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缺陷,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更加完美的教学体验。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幼儿园美术活动进行深度解析,探究如何美术活动巧设游戏环节,提升幼儿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从较低年龄阶段着手培育素质化的人才。
        一、解读现代幼儿美术教学的缺陷与漏洞
        美术活动长期以来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基础性教学活动,大部分学校在幼儿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都充分渗透美术活动,以美术活动落实综合性的幼儿培育工作。但在实际美术化幼儿教学中,部分学校和教师仍旧存在不合理的教学缺陷与漏洞,导致幼儿教学美术活动的开展效率大大降低。首先,是教师在美术活动的教学内容选择中,未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游戏内容选择,使得游戏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预期相违背,并且在游戏的使用上缺乏相应的创新,使得老旧的游戏模块限制美术活动的具体开展;其次,是教师在游戏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存在失效性,部分教师没有科学调控游戏化美术活动的课堂氛围,从而导致幼儿无法切实融入游戏的情境设置当中,使得幼儿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处于较为低效的水平,导致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失败率增加;最后,是教师在游戏环节的时间把控与方式运用上存在教学缺陷,部分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间较为不稳定,进而造成幼儿专注度和学习体验也处于失衡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策略,而缺乏更新的游戏环节无法深度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容差值较低,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呆板化和陈旧化。


        二、构建现代幼儿美术教学的方式与策略
        1、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全面充实游戏方法
        教师在游戏内容选择的层面,应把握内容的新颖和创意,所设置的游戏主题应与幼儿的兴趣特点深度结合,并且具有较强的游戏可实践性。同时在游戏方式的采用过程中,应融合教师的积极创新与拓展,赋予游戏化美术活动多元化的教学特色,发挥现代幼儿游戏教育的作用。
        比如,在以往的美术活动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主题性较强的游戏搭载多元化的游戏方式开展教学。在课堂准备阶段选择“丰富多彩的小脸蛋”为活动主题,要求幼儿根据各式各样的面部表情进行想象式绘画创作。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照镜子用面部表情传达不同的情绪,并选择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表情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内容和方式的充实,使得美术活动课堂更加具备趣味性和丰富性。
        基于以上案例分析可知,择取游戏性较强的美术活动主题,能够有效深化幼儿美术教育游戏教学的实践,让课程内容更加鲜明突出。另一方面,深入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拓展多样游戏途径,能够充实美术课堂的内容,并且激发美术活动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性和培养性,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提升综合能力。
        2、科学构建游戏情境,积极引导实践参与
        游戏情境的创设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具备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需开展积极引导,鼓励幼儿广泛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从而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好的深化美术教学。
        比如,在“我爱我家”这节美术课堂中,我首先借助信息技术中的模拟化功能,创设家庭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利用某款平面游戏程序,在模拟家庭中将自己理想中的家庭模样进行初步构建,启发幼儿的美术联想思维。进而,我要求幼儿根据先前在游戏中的构建,通过绘画的实践将自己理想中的家庭进行艺术性的展现。让幼儿在“家庭氛围”游戏情境中开展美术教学,激发幼儿对于家庭、亲情的认知和感悟。
        基于以上案例可得,创设较为完善的游戏情境,能够提升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游戏体验,同时加强课堂的高效性。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游戏实践,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从“观察、思考、实践”三位一体层面强化自身的综合性技能,进而达到理想教学预期。
        综上所述,基于素质化幼儿教育的背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渗透游戏化教学,让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搭载美术实践,以此来丰富课堂模式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层次性,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丽娟.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方案研究[J].才智,2020(06):91.
[1]朱玲玉.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20(05):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