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王欣萍
[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众多民族,多数少数民族都拥有自身的语言以及文字,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众多民族,多数少数民族都拥有自身的语言以及文字,这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变得非常重要。同时,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属于重要任务,必须从基础开始抓起,从儿童开始抓起。本文分析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期间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规范化
        前言: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乃是推动精神文明方面建设不断发展,提高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平时交流期间,人们运用的文字以及语言可以直接反映出自身、民族、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以及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对于语言文字进行规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需要从儿童抓起,并且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着手,这样才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必要性
        文字语言对于教育教学、科技发展与人才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就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这些领域发展看,全都需要用到文字语言。社会未来发展主要是加快科技进步,促使劳动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然而,针对科技进步来说,把文字信息的处理工作做好非常重要,在这之中含有文字语言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且,文字语言的规范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对其日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期间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策略
(一)规范汉字书写
        相比于其他文字语言形式,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一种文字,具有其他文字语言没有的书写艺术。然而,汉字书写通常需要重视有关规则,要一笔一划的进行书写,这样才可突显汉字具有的优美形态。规范儿童的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儿童良好汉字书写习惯。练字之时,需腰背挺直、脚平、头正。语文教师需引导儿童正确掌握握笔姿势,这是进行规范书写的重要前提以及基础,而且也是儿童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根基。假设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错误书写习惯,那么儿童在书写之时就极易感到疲劳,并且对于书写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可编一段和握笔有关的口诀,引导儿童对握笔要领进行扎实记忆。同时,语文教师可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之后对其中要点进行突出,让儿童展开握笔姿势的训练。此外,语文教师还需展开示范演示,积极指导儿童弄清楚笔顺。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在对复杂的汉字进行讲解期间,可在田字格当中进行书写演示,以此来让儿童对汉字书写的整个过程加以了解。教师可以一边书写,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帮助儿童掌握书写要领。在此期间,语文教师需在儿童在书写练习期间进行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儿童对汉字结构与特点进行注意,进而对儿童的书写过程进行规范。


(二)规范普通话的发音
        在小学阶段,儿童具有较强模仿能力,特别是在普通话的学习以及练习方面要比成年人容易很多,快很多。所以,语文教师需充分利用所有机会,积极引导儿童准确进行汉语发音。例如,课堂之上,语文教师可对口语交际教学加以充分利用,积极举办一些讲故事大会、演讲比赛与课文朗读比赛,借助这些方式激发儿童普通话的学习热情。同时,因为儿童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模拟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儿童在课堂之上进行发音练习,同时还可让儿童在家中观看一些电视节目,借助复读机以及电脑这些设备进行发音跟读练习,及时记录自身朗读声音,并且仔细进行对比,及时找出发音当中的问题,并且纠正问题。针对无法纠正的问题,儿童可以向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请教。
        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认真指导儿童学习拼音知识。针对儿童而言,识字、讲普通话与阅读的重要基础都是掌握汉语拼音。儿童只有对掌握正确的汉字发音,才可有效进行识字、阅读以及讲普通话[1-2]。所以,儿童需学好拼音知识。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积极帮助儿童对发音方法进行掌握,帮助其对发音部位进行了解。因为一些地方方言发音比较重,所以儿童无法准确进行普通话发音。例如,四川的地方普通话无翘舌音,四川人无法准确发出后鼻韵尾的发音。对于此种情况,语文教师需让儿童了解平舌与翘舌之间的联系,并且积极辅导儿童练习eng、en、ang、an这些拼音发音。针对刚刚入学的儿童而言,拼音通常非常枯燥以及抽象,假设若想让儿童在比较短的时间当中对拼音知识进行有效掌握,语文教师需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让拼音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以及更加快乐,促使儿童在快乐、轻松的氛围当中对拼音知识进行学习,进而为进行普通话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比如,教师可把23个声母以及24个韵母对应的卡片放到同一卷轴之上,然后把卷轴置于盒子当中,在盒子上分别剪出两个窗口,以此来当作韵母以及声母展示窗口。同时,教师还需在盒子上方添加一个窗口,以此来当作声调的展示窗。进行操作之时,分别波动声调、韵母及声母按钮即可,进而任意对声母和韵母进行组合。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儿童对拼读内容加以快速掌握[3]。
结论:综上可知,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乃是推动精神文明方面建设不断发展,提高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需要从基础开始抓起,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需要教师进行言传身教,这样才可取得良好效果。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规范儿童的汉字书写,规范其普通话的发音,从口语以及书写两个方面提高儿童语言文字整体规范化的水平,进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建辉.去芜存精  兼容并蓄——网络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9(07):34-35.
[2]曹国军.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不规范语言文字问题的商榷[J].教学与管理,2015(02):54-56.
[3]曹国军.语文课本语言规范应当与时俱进——以三种小学语文课本有关词语的词形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4(17):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