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王瑞芹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小学教师明确自己的自责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是学生进入小学校园学到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从拼音、识字、阅读、写作开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而更好地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小学语文虽然比较基础但是课程体系也相对庞大,想要学好语文知识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策略
        前言:小学语文课堂使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主要场所。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各项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打造的高效率语文课堂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虽然新课改强调,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有些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学方式老旧、呆板,让课堂气氛压抑,不仅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及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被其他事物吸引,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下降。
        很多教师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没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不仅填鸭式教学,还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的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长此以往,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疲惫感,进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就要摆脱陈旧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按照学习计划有条理性的进行学习[1]。包括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不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过度干预。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母爱”这一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文章讲述的使贫穷而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们的劝阻和反对,毫不犹豫地给作者钱,让他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达了母亲深沉的爱。让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课文,并回答本文中的重点问题。又课文中的小事,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述说一下在生活中体现母爱的事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现自我,并且能够由现身说法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填鸭式、灌输式等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2]。所以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钻研和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出轻松而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如下: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在学生述说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放映著名的旅游胜地图片),接着教师说,旅游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但能够开阔眼界,还能让人转换心情。下面我们跟随者美国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一起去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去看看这座城市以及水上小艇的独特风光吧!这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威尼斯水城的视频,让蔚蓝的海水、洁白的小艇、飞翔的海鸥一起呈现在学生眼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仿佛他们也置身在威尼斯中,和作者一起旅行。
(三)巧用问题引导,加强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学会在阅读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理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在长时间的有意识培养中,让学生能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进而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在未读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由花生进行联想,如果说花生具有精神品质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让学生分角色的朗读课文,说一下花生有哪些好处?由父亲谈论花生,能够感受到花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从文章中提取了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爱投骨干、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付出却不计较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批判了贪慕虚荣,做表面功夫,对社会无用的人。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看到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要时刻秉持着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围绕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新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华.基于情境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学周刊,2020(21):63-64.
[2]赵万霞.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20):58-59.
[3]委浩强.微课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09):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