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傅小娟
[导读] 高中化学的知识系统庞大且复杂,
        摘要:高中化学的知识系统庞大且复杂,而高中教材对于知识的描述太过于抽象,掩盖了化学有趣的本质,使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并且缺乏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创新发现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容应对新的高考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
        引言:
        兴趣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是兴趣给予学习以动力,在科研中更是兴趣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坚持对于科学真理的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若是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便会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可以提升很高的教学效果。然而,现实教学中,诸如教材理论复杂抽象,化学考试题目偏向性不同等问题,使得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等情绪。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即推动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首先,在全面分析学生现在的化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在高中生普遍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点得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方式。为其他教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次,学生在有化学学习兴趣之后,便会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在兴趣的驱使下,那么便会去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自己的主动学习水平。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进行授课之前,将课程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得学生有一种化学与其生活戚戚相关的感觉,并且提高其对化学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电能》这一章时,可以在课堂上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将铜丝与锌丝插入在苹果等水果中,再用导线连接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现象。
        (二)实验与学习互补,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就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对于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此外,通过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教材上抽象的实验原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铝热反应》这一知识点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详细准备、排除其他危险的因素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剧烈的反应、异常闪亮的光伴随着烟火等实验现象,使得学生的精神一振,增强对于铝热反应知识点的理解,加强对于铝热反应的记忆。

最终,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达到一定的量之后,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有一个质的改变。
        (三)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现阶段化学教材相较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机械、死板。然而,教材知识的过于抽象仍是一大问题,一些动态的、立体的知识,教材仍然体现出不足。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点以图片、视频或音频等方式给、授于学生。从而使得学生有一个图文并茂、有趣生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进行《电子云》这一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化学模拟软件,模拟核外电子的运动轨迹,使得学生直接生动地看到电子云,对于电子云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并且给予了学生对电子云的想象空间;又或者,在学习《SO2和氮氧化物》这一知识点时,因为其是污染物,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酸雨形成和反应的过程,使得学生对于大气污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更好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利用科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时期的化学学习,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与科研实验脱离较大。然而,究其本质,高中时期乃至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人们对于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联系科学研究,例如,在进行《元素周期表》这一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详细搜集元素周期表发现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对于化学有另一方面的认识。
        (五)利用科研前沿,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对于前人探索的知识的认识,学习之后需要将知识应用于现在,即是科学研究。在教师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多搜集与知识相关的科研实例介绍给学生。例如,在进行《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科普现代科技对于有机材料的运用,如一些抗菌材料的改性利用到有机反应和材料,或是现在医疗中所使用的很多的具有抗菌性能的植入设备,也属于有机化学的领域。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出于自身抽象、复杂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掩盖了化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以理解,学生因此对化学有不好的情绪,最终也使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中,教师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方式,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个人,也应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最终,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化学的本质有一个认识,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即推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姝.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 000(002):26.
[2]王鹤翔.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研究[J].文理导航,2017, 000(026):P.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