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各样创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中便包含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让初中生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同学之间亲密的关系。初中阶段涉及到很多实验的讲述,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编制,然后让其在小组讨论中确定更好的实验方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得出更加优秀的实验方案,同时各个小组也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本文就合作模式的意义以及合作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 实践探究
【正文】初中物理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师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初中生的心理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以此来实现初中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初中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自身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最终助力于教师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所学知识的讲述,而忽略了初中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情况的出现而且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但是如果初中物理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和疑问点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初中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在传统的问答式课堂中,只有被提问者才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不免会出现事不关己就不进行思考的现象的发生,这样并不利于班级整体物理成绩的提升,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初中生在学习上形成思维的惰性。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模式的有效措施
2.1物理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设定合理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动力,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会让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产生畏难的情绪,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当然在制定目标时也不能难度过小,这样会让初中生在讨论时缺乏挑战性,容易让学生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热情。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目标,有利于每一位初中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并且发挥自身的作用,分层设立小组讨论目标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和教学时,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述相应的教学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然在此之前物理教师需要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组的原则就是保证每个小组中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全章的学习重点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学习,同时又需要让学生明白眼睛和眼镜的原理和区别,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眼睛为什么能看到物体,那一方面是让初中生明确眼镜的佩戴原则。这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可以对第一个目标进行讨论,而对于第二个学习目标,就可以由小组成员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进行讨论,这样设立教学目标可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用性。
2.2强化课上提问检测初中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设疑,这样可以调动初中生的物理思维,避免其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的情况,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保持相同的思路,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当然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地位,让其在主动合作学习基础上,通过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收获积极动脑思考的成就感,初中物理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过于难,要以激发学生成就感为目标给初中生建立一种正向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教师在提问时也要站在自身的角度,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初中生把物理知识的讨论拓展到课下,也就是可以在课程的结尾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教学时,初中物理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初中生对本章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也就是让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的预习,这时初中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对前两节的基本概念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时物理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以此来检测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然后物理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合作进行三四五节的学习,此次小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难点,更好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此时物理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与重难点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初中生产生疑问。最后在课程的结尾物理教师可以进行所学知识的拓展,给学生初步提出正负电荷的概念让学生在主动进行物理知识的拓展。
2.3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初中生自主动手操作以及动脑思考的习惯。所以物理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要主动融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其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这样也自然为小组成员发挥自主性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此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要注意观察性格内向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鼓励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性格的完善也可以提高其表达能力,当然也有助于初中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因为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在物理学习中想法和疑问就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物理作为初中阶段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物理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一门学科需要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效率,这时就需要物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中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合作过程中多观察每位学生的情况,在讨论后进行提问检测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腾. 初中物理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7):42.
[2]洪芳远.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