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杨婷婷
[导读] 音乐教学游戏化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对音乐的感知
        摘要:音乐教学游戏化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对音乐的感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运用听歌曲、看图片、弹节奏、打击乐、唱歌、背诵和即兴发挥游戏,既有趣又有音乐性。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可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丰富儿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促进儿童未来的人格健全和良好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 幼儿音乐教学 ;策略
一、引言
        音乐是一种艺术,以有组织的音乐和丰富的思想和感觉的内容的形式将人们带入特别的环境,赋予儿童精神上的力量,引导儿童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渴望拥有更美好的未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游戏化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形式生动,同时符合儿童对音乐的学习特点,音乐活动游戏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游戏引入音乐教学,这是一项自发和自由的自然活动,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真正了解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就如何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使用游戏作为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交换了看法。
二、选择音乐世界中为幼儿的幸福而游戏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创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指导自由、独立和舒适的游戏。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需求和发展水平。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幼儿的音乐、舞蹈和绘画。他们本能地寻求追求自然、本能、自发、游戏和享乐;
        试图模仿的儿童对日常活动、玩耍、具象化的歌曲,如《大雨和小雨》特别感兴趣;在淅沥沥哗啦啦中儿童快乐的模仿,表演得也特别来劲。歌曲《钟》内容充满幼儿生活的快乐,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非常轻快,伴随着钟的滴答的声音,儿童就像看到了钟在摆动,于是,有的儿童动;有的儿童则模仿宠物样子的时钟,利用头、眼睛或四肢有节奏地摇摆……孩子们生动的表现,为歌曲增添了想象性和立体感,而这样形象、有趣、和谐的曲子适合幼儿的了解和知识,提高了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因此,当我们选择音乐内容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幼儿的真正需要,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出发,将内容有趣、贴近幼儿生活、节奏和旋律简洁明了的曲子作为首选对象。同时,如果在活动中发现大部分幼儿紧张,教师要及时调整学习难度。
三、设计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让幼童掌握音乐世界的知识
        游戏是儿童在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家平日里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儿童与周围世界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儿童在运动器官的成熟、很多心理经历的发展和个性形成方面发挥着正面作用。

将音乐教学和游戏相互结合,让孩子们在开心地游戏中培养对节奏、韵律的感知、在游戏中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这种“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让儿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授课的效果极大的提高。因此,幼儿期游戏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已经可以满足儿童从音乐元素中学习的需要,游戏被用作幼儿园的一种基本音乐活动,被纳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使儿童能够在这些游戏中体验音乐和获得知识;游戏的学习经历不仅是美丽的体验,也是智力、身体、个人、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和谐增长。在幼儿时期发明音乐游戏。创意运动来自儿童生活中的运动。举个例,拍孩子的脸、挠头、互相交谈,都可以是一些游戏中有趣的动作,孩子很容易做,特别是跟小孩子一起做,他们可以反复练习适当的动作,减少游戏的难度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示范游戏的规则比解释游戏规则更好,并更多地提醒幼儿注意音乐。
三、让儿童感知音乐的有趣
        与音乐的节奏和谐相处,增加孩子们对自然节奏的感知,认识到自然节奏的变化,因此真正的组织活动应该通过寻找自然的声音来指导孩子们,比如:还有“滴答”的声音“呼呼~”发生了轰动声,走路时也有不同的声音上楼,走楼下的声音词都有" 哒哒哒”??这些美妙的声音,这一切对一个小孩来说太酷了。因为孩子们更熟悉音乐,有视觉声音,他们可以掌握音乐,所以他们经常被引导去寻找不同的声音,使他们对声音敏感敏感,并感受到不同声音的节奏。有快、急的,有缓、慢的等等,成为有效的教学。节奏是不同或相同的声音在一定长度和强度上的组合。这个概念有点抽象,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但对生活节奏很敏感,所以要理解节奏,关心节奏,他们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开始,挖掘和寻找节奏。这些声音中有许多是非常生动的节奏,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在老师的监督下发现,当这很有趣时,他们就会产生模仿节奏的兴趣,表现为言语、掌声、乐器等等。虽然幼儿本身不懂“节奏”,但他们能感受到和理解模拟节奏,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显然,从生活中寻找节奏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使幼儿了解、理解和关注节奏,从而为进一步发展节奏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组织音乐游戏很容易。举个例,小孩子学做飞行的样子时,不但学会了三拍子的节奏,也学会了良好的强弱规律。
        总结: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应以幸福的心情开始,这种幸福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样儿童就能在音乐活动中健康而愉快地成长。只有通过不断和深入思考不同的战略和方法,才能使儿童终身受益于将游戏精神纳入音乐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3] 曹冰洁,李婷.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