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态教育融入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许丽丽
[导读] 生态式的幼儿园区域就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摘要:生态式的幼儿园区域就是幼儿的自主活动,老师需要激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可以积极自主的参加到其中,对孩子做到足够的信任,为孩子打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所以,老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方式,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依据孩子的实际需求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立足于此,本篇文章就针对幼儿园中生态教育所免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生态教育;自主游戏;实践思考
        针对3到6岁的幼儿园孩子进行教育,需要开展结构性与非正式的区域活动,这也是孩子全面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教育观念下幼儿自主游戏倡导将区域活动和幼儿园别的活动形式进行相互间的渗入,有效的结合。其彰显了纲要的精神,能够进一步激起孩子的兴趣,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在自主游戏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其具有的发展能力,培育其自我选择的能力。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在自主游戏中能够了解到这个优势,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却还有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篇文章针对生态教育这一观念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方式展开探讨。
        一、重视孩子学习过程,掌握介入时机,挑选合适的指导方式
        区域游戏是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活动,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角色就是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为孩子打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合理的支持能够获得意料之外的效果。借助有关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孩子在需要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就会让孩子倍受打击,进而致使孩子渐渐失去了探究的欲望。而相反的,毫无原则的进行支持,也会造成孩子形成过度的依赖感,让孩子自身的自主能力遭受很大的限制。所以,老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时,需要关注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进一步了解孩子在该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分析这部分问题孩子能不能可以自主解决,是不是要帮助孩子去解决,这样让老师可以掌握好介入的时机,做好孩子的开导工作,这样使得孩子可以自主的解决问题,进一步攻克游戏活动中的难题,最后开始自己的探索道路。像是,在区域活动中让孩子进行玩磁铁这个游戏,首先老师需要给孩子提供部分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的磁铁,要求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磁铁的属性;然后老师需要考虑怎样在已有材料的前提下设计部分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使孩子深入的探究磁铁的真实属性。又如,要求孩子随意的挑选筷子、镊子以及磁铁,再拿出一些赤豆中的大头针,给孩子探究磁铁打下一定的基础,以便于孩子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探究。
        二、学会观察,依据孩子差异采取措施,实现教育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在区域游戏中,老师通常都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思想来挑选教学的内容,并未遵从孩子真实的需求进行挑选,这就造成活动的进行难以满足孩子实际的发展需求,也就不能达到预想的活动效果。所以,老师应该在进行自主活动前,深入的了解孩子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其真正需要的,这样才可以给增强孩子的整体素养做好铺垫。老师在观察期间要做到细心和耐心,切记不要过多的去打扰孩子,和孩子间尽可能保持适当的距离。

其中细节通常表现在关注有意义的行为表达,耐心就是投入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孩子的具体表现,这样来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每个孩子自身的个性都会存有一些差异,不管是哪种游戏活动,本质上来说都是一个行为或是动作的趋向,孩子在各种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孩子在完成活任务时,因为个体间存有的差异,老师需要依据孩子存在的个性差异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观察作为教育的先导,老师唯有足够的了解和观察孩子,依据孩子存在的个性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这样才可以提高活动具有的有效性,使得孩子可以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另外,在生态教育观念之下幼儿园的区域游戏需要伴随孩子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并且,在幼儿园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家庭活动间建立有利的动态关系,能够让孩子在各个环境中得到发展,这样来让区域活动内容在动态的变化中更为深入。
        三、支持孩子自主活动的努力,有效的借助孩子间相互学习的教育资源
        区域游戏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活动中收获知识,增强其具有的整体素养,最为主要的是要使孩子的自主意识获得相应的培育,推动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在进行区域游戏的活动时,需要支持孩子全部自主活动的渴望,给孩子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像是,孩子发挥想象力所画的画,每一幅画都象征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绘画期间,孩子别的自主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老师需要支持孩子自主活动的欲望和努力,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被认同的,为推动孩子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在幼儿区域游戏期间,孩子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能够让孩子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互动,这样的沟通和互动对孩子间的共同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孩子的自我成长也有着重大作用。由于孩子间的沟通是相对平等、且没有限制因素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的一份独立性,并且孩子间的相互沟通更加的通俗易懂,也是彼此间都可以理解的语言,孩子间的相互沟通所实现的学习效果是远超于老师进行的相应指导的。其不只可以支持幼儿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所以,老师需要为孩子间更好的沟通创造机会。
        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科技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对于人才有了全新的要求。身为幼儿老师,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就有教育者、指导者与组织者,老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时,需要创建在生态教育这一观念上,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孩子打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激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自主的参加到其中,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以推动孩子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奕莲.亲近自然,关爱生命——从自然角出发,幼儿生态启蒙教育初探[J].才智,2020(15):195.
        [2]朱烨.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路径探究[J].才智,2019(33):140.
        [3]林小阳.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搭建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