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李春兰
[导读]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精髓和核心,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精髓和核心,可以把它看成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的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起到了很好的沟通和纽带作用。小学生对于以数字、计算为主的数学知识,往往学习兴趣不高,文章针对此现象,以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小学阶段的学习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数学课程是必修课之一,在小学学习阶段中贯彻数学思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实现其全面健康发展。数形结合主要是根据数学之间的关系对代数意义进行分析,对几何进行直观揭示,对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精确性进行和谐、巧妙的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可以找到解题的头绪,可以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最终解决问题。在解决数学难题中数形结合主要是对图象性质与数量问题进行转换,这样可以使很多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不断拓宽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它为研究、解决数学问题开辟了新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当中持续开阔学生思维。
        一、 注重数学思想培养,应用"数形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基础上的学科,在人类获得自身所处社会的思考或认知结果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为数学思想。简而言之,数学思想能够提炼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解决数学有关问题且发展数学学科的一种指导思想,因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掌握数学的精髓和核心。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相比其他学科更为抽象和复杂,因此也相应加大学习难度。数学思想是体现数学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有效应用数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小学数学思想以数学课本内容为载体,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其一,符号化思想;其二,数形结合思想;其三,化归思想;其四,优化思想;其五,替换思想;其六,类比思想等。
        数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科发展。数学思想非常接近人类的思想,如果未合理应用数学思想,数学学科将变得枯燥无味。数学思想一方面能够促进数学学科发展,另外一方面也是数学领域中的主要动力。例如,公理化思想推动欧式几何的发展。数学思想还能够日益丰富数学内容,促使数学知识日益完善,加深印象,使得数学学科从初级状态发展到高级状态之中。数学思想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所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巨大压力,无法有效提高学习信心,极易对数学的有关学习产生厌倦行为。基于此,教师将数学思想贯彻落实在教学之中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通过合理融入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难题,真正让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引发学生积极学习与探讨的动力。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信息相关的背景下,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数学不再复杂,而且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打电话"(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任务,教师要马上打电话通知到15名队员。如果打一个电话需要一分钟,需要几分钟能把所有人通知到?学生们纷纷讨论,有的主动说出自己的答案,正在学生们为这个问题苦恼时,教师稍微提示,"你能用一个箭头表示吗?"学生立马明白。小小的一个图不仅让学生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习惯。


        二、 应用"数形结合"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应用"数形结合"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且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在教学中要常借助"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探索题目,让学生们去思考、讨论。让学生们不仅有了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而且能深入分析问题,筛选问题并且探索解决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典型的题目找到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法。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思考意识,激发他们不断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例如,设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出几分之几”问题时, 教师可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列出有关知识点,一方面能够使得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另外一方面又能够将本章内容的有关知识点予以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学会利用已知的数学符号来总结出数量关系,理解数学符合的实际应用价值。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时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数学有关知识。
三、应用于复杂问题的形象解释
        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问题,小学生在理解过程当中的难度交稿,这就需要应用直观视觉效果来分析解释复杂问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能够应用数形结合这一方法来为学生介绍数学概念,应用数学解决特定问题,同学生分析图形,确保学生可以理解数学概念。例如教师能够使用数轴上点距来分析不同数字大小的关系,而不需要死记硬背解决。比如在介绍"2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是提出16或者是20哪个数字更接近10这样的大小对比,在学生考虑之后就能够应用数轴这一辅助工具,可以在黑板上画带箭头的数轴,在数轴上根据顺序标出1~20,使数字更加直观,使学生及诶助于数轴上数字位置,来直观判断数字顺序,这样一来他们不是死板的死记硬背,而是熟练分析数字顺序还有大小等。在对比数字大小后,教师可以应用距离概念,在10以及20的位置分别画苹果,然后向学生提问,16到10的苹果近还是10到20的苹果近?借助于画像,学生就容易理解,16到20的苹果更近。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16往后4段就能够到达20,10往后6段才可以达到16,因此16更加接近20。在教师的指导和数轴的直观帮助下,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分析数形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够清晰意识到数字之间大小还有距离分析的方法。在将来的学习中能够充分的引用"数轴模型"进行学习。在"数"与"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字思维能力。
四、结语
        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以图表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使繁难的数学问题捷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厘米和分米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缺乏认知,教师可使用线段或者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表示,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来理解厘米和分米的有关概念,最终学会举一反三。综上所述,数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数形结合不仅使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互相转化,而且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方便、快捷、更直观解题的目的。


参考资料:
1 池月秋;;小学数学中构建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7年12期
2 马秀琴;;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和应用[J];科学大众;2019年07期
3 杨锋泼;;初中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