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肖辉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小学数学是数学之路的第一步。如果这一阶段的数学中存在偏见或误解,就可能导致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尽力引导小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后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核心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教学浅谈
        教育方式的改革使学习过程不单单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将传统的优良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素养和全面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对核心素养进行渗透,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文化素质是现今教学的一大关注点,下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情境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1. 创设计算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数学计算的步骤,却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反而还会降低数学计算课程教学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创设计算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并激发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享受数学知识,并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的提升。在文本《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过逛超市的经历吧,试想在超市中,有一个卖草莓的摊位,每个筐子里装着十五盒草莓,你想买十筐,那么你一共买了多少盒草莓呢?利用学生们都喜欢的草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计算,学生已经对于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正确的答案,最终结合课本知识解答了出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实质就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期间,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育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对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的为学生布置对应的问题,为其提供培养该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采取其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设置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比如,在学习2、3、5的倍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再向学生介绍5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

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组数字,如33、99、123、140、161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从彼此间的讨论中,获悉3的倍数呈现怎样的特点。在该问题情境中,学生会从刚刚所了解的2、5的倍数规律出发,其发现5的倍数,结尾一般为0或者5; 2的倍数,结尾是0、2、4、6、8, 这些数字都不是3的倍数。此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既然在2、5的倍数中,含有的特征是不同的,那么3的倍数也应该有其独特的规律。接下来,学生在上述数字中,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字,如33、99、123等,其发现,这些数字不同位置上的数字加起来会得到一个数,该数是3的倍数。至此,学生摸索出了3的倍数特征,不仅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还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了逻辑推理能力。
   二、将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绝不是空谈,需要做到实处,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渗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广大学者和教师应立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摸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培养方法及策略。1. 深入挖掘教材中暗涵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由数学基本知识演化而来的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知识和技能为其奠定基调,引领广大公民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应用及认知。在进行每一领域的学习时任课教师都要踏实钻研教材,掌握知识内部的联系,了解具体发展过程,明确知识目标;此外,更应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的实质,充分挖掘并发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所需要的以及可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将它们纳入教学目标加以呈现。这样才能将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点上,并使其效果最大化。2. 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并重。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于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发展之中。小学学习的知识体系相对单一,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是学习的主体内容,公式、定理、性质等是必备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如运算、测量、画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领悟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数学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核心素养为基准,提升学生推理能力。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本地知识的基础上,以小视角与相关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接触。反过来,形成了一个更加严格的知识体系。学生用严谨的逻辑思维从已知的知识中推导出未知,并能建立相应的逻辑思维方法,用数学思维来考虑问题。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要求学生用高度复杂的方式进行推理,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而且还不能帮助他们提高扩展推理能力的能力,令人反感的情绪,会影响实践。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核心是在熟练程度的基础上逐步内化许多知识点,从而形成学生的个人
素质,引导更多的学科实践。
        "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及立德树人战略落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培养推进学生学习发展、品格完善。基于此每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守原则,从日常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做起,反思教学实践,
努力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