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覃瑞田
[导读]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科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时段的过渡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更加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通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讨论,探索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一、引言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的教学也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的数学教师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除了通过考试成绩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老师教学质量的测评标准,但这种方式太过片面,教师们也会因为测评成绩去加强学生考试技巧的培养,忽略了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自己也拿考试成绩衡量自身的学习,而忽视独立思考和发散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倡导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要进行人性化的灵活教育,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不同时代的学生不同的发展规划,现在是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初中的知识教育,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 教育模式的改革,提高学习参与性
        无论在什么阶段,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是为了学生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老师一味地注重对学生“填充”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地培养,学生们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现在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初中的数学教学为了学生能够适应之后高中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制有充分的知识内容,以便于学生储备学习高中理工类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面对充足且细致的教材内容[1],初中数学教师们只能不停地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以求在正常地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但老师们也往往会因为这样的情况忽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老师们固定化的教学方法无法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直在“听”的状态,而没有去在脑海中思考课堂知识的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参与性和积极性,好像整个教学课堂是老师一个人在自导自演,学生们只是呆滞的木偶。
        老师们要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学生容易回答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的《几何图形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等知识的过程中,带动学生一起寻找周围的几何图形和平行线与相交线,由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位置,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性。
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们一直以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当学生熟悉了老师的教学规律[2],根据教材中的课前引导就能大致了解到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从而对老师的数学课堂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降低。好奇心是学生探索的基础,探知又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关键,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这使得他们拥有比以前的学生更加开阔的眼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运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把课堂教学和数字媒体相结合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意象化的知识通过视频图形的方式为学生更加具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比如几何图案和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地培养也更加有效。
        例如学习初中数学《轴对称》、《旋转》、《投影与视图》等知识地学习中需要老师具象化的呈现才能让学生容易掌握学习知识。数学教师们通常会通过教材图表或是制作简单的教具进行讲解,但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引发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则大大改善了这一尴尬的情况。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图像视频呈现,轴对称在对称图案中的应用、圆的旋转如何绘制不同图案的图像、不同物体所呈现出的三视图等知识的教学素材会更多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中,电脑系统会呈现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结果,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们不仅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掌握了知识内容,还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呈现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结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特别注重的学生素质发展方向,初中数学的教学知识内容充足丰富,正因为如此,老师们才要更加注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老师的教学才有意义,初中数学的教学要运用当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孔德龙. 中学数理化(学研版)2014.000.006:37
[2]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 拉青.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4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