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张永军
[导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给教师工作职责的界定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曾几何时“传道、解惑”的功能在不觉的减弱了,而“授业”则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了。其结果,学生学了许多东西,却不知为谁学。失去学习目的的学生,就如断了线的风筝,往往是带着迷茫,带着困惑。误入歧途。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而且“德、智、体、美、劳”应以“德”育为主,所以我们民族的教育传统应该说是经典的、经得起历史和时代考验的。
        我是高中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我深知在班级管理中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因此,在班级德育建设中我始终以文化素质育人为主要立足点,高屋建瓴创制并完善了一整套班级德育教育机制,并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第一,在班级建设中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明高雅的文化艺术情境中不断改变提升自己思想道德意识。
        在墙壁上制做张挂各种守则
        一、班训:明礼守信    求实创新
        二、班魂: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班风: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四、班标:1、全员励志   树立责任
                  2、班级荣辱   责任在我
                  3、三中荣辱   责任在我
                  4、国家荣辱   责任在我
        五、班规:1、自立自强   志趣高雅
                  2、友善待人   团结和谐
                  3、敬业笃行   立德上进
                  4、尊师守纪   求真务实
                  5、忌自私狭隘  斤斤计较
                  6、戒矫情媚俗  浮躁空泛
班级是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的重要领地,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净化学生心灵,增强和提高思想觉悟,有鲜明的感召意义。我所带的班级是三中重点班级。肩负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托。按理说考学出成绩是这个班级的主要任务,那么我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重点班里强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呢?这似乎与当今人们轻德育重智育的盲从心理相悖离,但人们有所不知,这个班级之所以能成为全校令人瞩目的优秀班级,我的治班法宝就是开展“文化育人工程”。例如,我们开展了唱班歌,记班级成长日记,诗词歌赋才艺表演等活动形式,引导强化学生品格意志的形成。
第二、有效利用文学的力量,用情感沟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灵。


文学,历来有其政治作用,它除了以抒情优美的情感打动人还以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人、激励人。凡有远见有头脑的执政者和组织者无不善于利用文学艺术的形式为其政治目的服务。我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不忘文化育人的功能,在育人的过程,注重以情动人,我经常是在先感动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感动学生。我经常用诗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如:《自立吧,我可爱的弟子们》,这首诗是清华附中全国十佳名师赵谦翔所作,每届新生入校我都利用主题班会学习讲析这首诗,现摘录原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自立吧,我可爱的弟子们(节选)
         赵谦翔
你们的父母,
不管年轻年老,不管为官为民,
每一位都是爱子如命,
每一位都是勤勤恳恳。
清晨,儿女还在酣睡,
慈母早已起身,
精心精意地调剂饭菜,
只怕儿女的眉头皱起愁云。
严父本想唤醒爱子,
内心却翻腾着激烈的矛盾;
既怕打扰了爱子的睡眠,
又怕浪费了晨读的光阴。
可敬的严父,像忠诚守时的报晓鸡;
可亲的慈母,像任劳任怨的女仆人。
而我那作儿女的弟子们啊,
却似乎习以为常,倒有些麻木不仁。
只要学校收钱,
再清贫的父母也会慷慨解囊;
只要孩子买书,
再懒惰的父母也会踏遍书店大门;
只要孩子端起书,
再劳累的父母也不肯让孩子洗洗手帕;
只要孩子拿起笔,
再辛苦的父母也不肯让孩子
为家务分神。
而那些可亲可敬的父母们啊,
却还在反复地检讨自身。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
嗨,都怨我们文化低,连孩子的
学习都辅导不了。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慨叹;
唉,都怪我们记性差,
当年学过的只剩些薄雾残云。
……
我可爱的弟子们啊,
你们可曾理解
父母已成为两头点燃的蜡烛;
一头点燃,照亮了工作,
一头点燃,照亮了你们。
……
近年来,诗歌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除文学圈子以外,很少有人用诗的语言交流,但是,我竟能以诗为育人载体对接近成人的高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父母那两头点燃的蜡烛,一头流血,一头流泪,我们仿佛看见一颗颗天真懵懂的童心从麻木不仁的歧途中被闪闪的烛光唤醒;从“吃得好却不知甜,穿得暧却不觉温,成为一个懂得反哺感恩的人”;从一个只想“让妈妈再爱”我一次,成为“让我来爱一爱父母”。让同学们从诗中领略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使同学们懂得了享受爱和奉献爱是人生的权利和责任。从而认识到做人需自立、自强、自省的重要性。
    第三、从习惯抓起,不断端正学生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习惯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天生聪慧的儿童就因没有良好的养成习惯,以至使我们与成功无缘。习惯属于生活和意识行为的范畴,表面上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习惯应从小抓起,逐步培养,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展习惯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的人格更加优秀厚重。
    “一日三省”是古人的律己原则,社会进化了几千年,在现代文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当代人,应该比古人更智慧,更聪明,要提升个人的修养和品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良好的习惯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观自我、思考改进的过程。王的弟子们正是在这种不断反省,自律的过程中,塑造日趋完美的自我。
    除此以外,我还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研究对应解决的方法,经常采取问卷调查、询问、谈心等各种形式,把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做到学生的心里。广泛开展“四自五爱”教育的活动中,我又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编制了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成长环境范例,让家长从中纵观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充分认识。
    人们常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至理名言说明培养人才的艰巨性,同时也说明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而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投入毕生的精力来做育人的工作。人们常用燃烧的蜡烛来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也用“园丁”来形容教师工作的艰辛,做一个教师不容易,做一个好教师更不容易。一个教师如果真正的履行了教育的天职,那么,无论怎样的赞誉都不过分。教师的工作无法用有形的界限去衡量,但可以体现的是教师那份发自心灵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都来为教师的良知和自省而叫好,为教师的自觉的责任感赞叹,我的责任感体现在我的学生身上,便是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有责任感的有用之才,这也是大家正在努力探讨的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