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小学生活共有六年,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2年级是低年级学段,3-4年级为中学段,5-6年级就属于高学段了,而正处在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这也意味着小学迈入高学段的开始,数学方面对学生来说也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难度有所加深,可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水平还没有达到,所以教师在处理困难程度较高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根据教材要求、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前言: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只是次要功效,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教师是我们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本职应该做到的是首先要投入到研究数学教育理论、教学内容中去,还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特性,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投入度,还要学会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对数学问题能够保持一份好奇心并探索奥秘,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一、做到小学数学教材的学习与整合
我们教师在开展一个课堂授课之前,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课前备课,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要求,做到对知识中的重难点、主题、以及本质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其次教师在可以掌握教学内容和精髓的前提下,这就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的参与并通过老师的灵活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充分解读好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合理正确地对教材进行自己的加工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找出学习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 合作式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协作式、自主式”教学方法, 实施向学生开放、给他们自由的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我们应该参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找到与他们相互补充,相匹配的小组成员,这样均衡平等的结合后,之后在给学生们布置数学任务时,还应该遵循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挑选适合的案例, 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讨论案例。 讨论完之后还要其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看法, 欢迎另外小组的成员提出不一样的解题过程同时做出解答。
最后的环节就是教师必须提供及时的总结,找出其中的数学规律,还要肯定学生的正确做法、创新的思路,给予失败同学应有的鼓励,并提出需要改善的方面,这样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可以推动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思考,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素养
过去的旧时课堂教学,教师不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不注重数学知识的推理能力,比如如何得到的数学公式,推理过程是怎样的?反而是仅仅让学生记住并背熟知识的要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的成效显然可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现在如果教师还不关心学生数学技能方面的培养,那就是没有教学效能的课堂。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需要数学教师做到的有,首先抛弃旧时的数学教学观念,开发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魔力,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关系的密不可分,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要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运用。根据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除了教师的“教”方面的工作不可或缺外,兼顾好监督指导学生“学”的工作,引导学生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学、自己想学,而不是被动的被迫学习。学生到了三年级,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态度已经到了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归纳成一个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树状图,做到归纳总结,甚至能从中发现新的规律,总结更加简便的数学运算方法,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当我们把数学知识以游戏的方式体现出来,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对知识会有一个直观的有条理地认识,在游戏中使得知识的习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个过程产生的后续影响就是他们则会投入到积极练习的激情中去,这样以更少的努力得到更多成果,学生也能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干劲十足,乐于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教学效能。
结论:
总之,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能这一方面,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充分学习和整合,万变不离其宗,教材解读好了,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也会产生。教师引领学生主动探求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平。推出小组协作式的开放性学习,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甚至将教学活动设计成游戏活动,更加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是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迈出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兴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2]李晨霞.优化课堂环节 构筑高效课堂[J].论文范文教育,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