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闫志洁
[导读] 老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摘要】老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传递知识,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得加强互动和增进交流,从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随着新型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课堂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应当是学习中的主体,老师的教学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相结合,重视学习成员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合作;建构与优化
        【正文】学校和教师应当对“互动合作”教学方式引起高度重视,在实践中结合老师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对于“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进行了相关论述,以“互动合作”教学的内涵作为出发点,分析了“互动合作”教学对于高中数学的意义,并对于如何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互动合作”教学的内涵
        “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是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它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可以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准确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过程。“互动合作”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突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旧有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互动合作”教学对于高中数学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相比较于初中阶段来说,所学的内容范围更广,难度更大,更加注重理论性和逻辑性,学生接受起来不是很容易。对于此状况,如果教师不能和学生进行即时交流的话,老师根本就无法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就制定不了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数学水平停滞不前,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显著提升。只有采用“互动合作”教学才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在高中数学中运用“互动合作”教学的措施
        3.1教师改变传统理念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大部分时间教师都在进行讲述,黑板上写满了数学公式,一旦到了提问环节,学生都把头低下,生怕老师叫到。这样的方式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得不到显著提高,教师应当采用“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提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让课堂环境变得轻松愉快。在新背景下,老师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理论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在解题过程中的思想活跃度,这种方式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2精心设计课堂互动
        教师在实施“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深入开展,不能只是流于表面。高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思维模式和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想通过“互动合作”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就需要在上课前对课堂流程进行精心准备,创造符合课堂情境的互动环节,拉近数学理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集合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应当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合理的制定课堂计划。集合有关知识点逻辑性比较强,并且十分抽象,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将“互动合作”教学的理念充分运用到课堂中。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法,假设学校开展文艺汇演活动,集合a为音乐类,共有36人;集合b为舞蹈类,共有42人;集合c为语言类,共有29人。其中同时参加音乐类和舞蹈类的有12人,同时参加语言类和音乐类的有15人,并且还有6人参加了三类,试问一共有多少人?这样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可以缩短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
        3.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除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老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另外,建立讨论小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的教学方式并不新鲜,很多教师都会采用这样的形式,但是如何让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高效率的运行,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分配,教师在分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组合。另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防止学生在讨论时闲聊,沟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
        例如: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在试卷中的占比也比较大,学生能否深入理解函数概念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学学习,如何将其向学生合理的讲解是一个难题。教师在讲解这一课题时就可以运用“互动合作”教学理念,将班内同学进行分组,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去探究函数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函数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学生踢足球来举例,学生同时只能踢一颗足球,两个学生也可以踢一颗,但是一个学生不能同时踢多颗足球,这就是函数对应关系中的一对一或者是多对一,却不能是一对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在小组中进行分享,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步。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立高中数学“互动合作”教学方式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老师应当在此过程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教学观念都有所不同,要想落实“互动合作”教学方式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究,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刍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69-70.       
        [2]闫瑾.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师生互动共同提高案例[J].中国农村教育,2008(1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