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龚贵祥
[导读] 随着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更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高和培养;现阶段劳动教育更是成为时代要求的另一重点,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劳动教育来说,将二者进行完美融合才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面临的二十一世纪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接班人和未来祖国建设者及承担者。就中职教育来讲,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知识及多元教育的重点时期,而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进行劳动教育的融合开展则对于中职教育更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今社会的现状,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当今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就劳动教育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合进行几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一、开展专项课程,讲授其中的意义
        中职教育在现今教育中的人数占有很大的比重,当然教育方面也许很大投入力度;而对于学生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培养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中职教育来讲,部分教师存在课程讲授过于简略,出现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相应地对于劳动教育也有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是中职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及思政教育意思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针对此现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进行专项的课程意义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非凡之处,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思政教育课堂教师往往进行道理理论的直接讲述,课堂教学毫无新意,学生对课堂学习提不上兴趣,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等,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可以进行适当地教学模式的改善。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讲:“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不在进行理论学习指导啦,老师觉得这样的课略显枯燥,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讲故事听故事怎么样呢?”,这样的引导话语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期待接下来的课程进行;之后教师针对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可以讲述一些名人事例,也可以是小人物大事件的故事讲述,用故事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故事讲述之后可对触动性较大的学生进行感想的提问,让学生谈及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言谈教育,更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学生对劳动的思想观念牢记于心,让学生把它当做人生道路上的特殊标签,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更要做一名热爱劳动的学生。
二、提供劳动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也不能只成为口头上的宣传口号,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的亲自上场。就中职学生来讲,学生或多或少在思想道德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及劳动素质的意识存在严重的欠缺和不足,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口头功夫讲得头头是道,但严重缺乏劳动实践平台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从口头上的“我要做”成为实际行动上的“我能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教育融合中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劳动实践平台的构建,让学生多维度的做好一个思想教育优秀的热爱劳动的学生。首先,从学校角度上,教师就学校举行的劳动计划或义务劳动等进行学生的呼吁宣传,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同学们,学校即将开展的劳动活动大家是不是已经报名了呢?老师觉得我们新一届成长的青年都有积极地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大家要在学校的劳动活动中加油哦!”,教师可以以这样巧妙的语言进行学生劳动主动性的意识引导,让学生在不经意地鼓励下进行自愿参与劳动实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让学生承担起自己学校的劳动工作,成为生活在学校的真正主人。从家庭角度来说,相较于学校的劳动观念来讲,势必家庭劳动观念较强,但就当今的学生对于家庭的劳动支出较少,缺乏家庭责任感,缺少当代青年人劳动该有的青春活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节假日举行一次家庭劳动活动比拼,让学生在回家团聚之余记录为家庭作出的劳动贡献,让学生从家庭劳动教育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之后将学生的劳动记录进行评比赞扬,当然赞扬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从家庭角度上的劳动学习过程的探索与实践。最后从社会角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的活动,从人人经过的街角路旁,再到经常活动的公园,再到敬重的养老院等,让学生从社会的劳动教育中活得更深层的劳动意义和收获,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社会层面的劳动教育更是学生学习和体验的重点。
三、相应地劳动考评机制,让劳动教育成为常态
        对于现阶段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将劳动教育与之融合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就劳动的实践活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所以针对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师可适当进行考评机制的引入,让学生在此种机制下进行劳动教育的常态。对于中职教育来讲,学校的自由活动较多,而且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也较多,以劳动考评机制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牢固劳动的思想。
        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考评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及劳动考评机制的学分及加分项,针对学生的校园义务劳动实行二分制,满六次的校园劳动即可修满分值,让学生校园中明白劳动的意义并且对劳动观念有更深的印象;对于家庭的劳动教育层面,实行二分制;以节假日的劳动记录为主,满五次即可修满学分,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劳动教育的优秀观念,牢记“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思想;对于社会层面的劳动教育属于加分项,对于学生参加的志愿行为次数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加分制度;以这样的劳动考评制度重在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样机制下的强制考评,一方面是让学生引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视,另一个方面学生在此三个角度或层面下的劳动教育更是一种特殊且不可替代的体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要进行的措施。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二者的意义所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劳动的平台,让学生将口头教育应用于实践生活中;教师可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进行相应地考评机制,让学生在约束下进行劳动教育的多方面体验。
        参考文献:
        [1]王苇,蒋玮荻.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20(10):235-236.
        [2]丁霞.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7):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