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任林
[导读] 本文通过民办高校自组织管理的特征和内涵
        摘要:本文通过民办高校自组织管理的特征和内涵,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学的视角提出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自组织;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有效性
         
        一、民办高校自组织管理的特征和内涵
        (一)民办高校自组织管理的特征
        高校学生社团既属于他组织,又属于自组织,是他组织和自组织的辩证统一,这为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的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在形式上就是典型的自组织,虽然需经批准成立,但只要活动符合要求,那么其具体的开展就可以完全实现自主。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高校作为组成人类社会复杂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组成成份上,其基本组成为学生、教师和行政与教辅人员等,在系统结构上,由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子系统构成。其本身就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起源的自主性、组织功能的自涌现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组织运行的非线性、组织构建的不稳定性及组织间相互的支配性等方面。相对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当前的高校系统的自组织运行是高校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高校的管理实践有认识上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自组织管理的内涵
        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复合巨系统下一个子系统是符合自组织系统条件的,其运行机制也应按照自组织规律进行运作。但是目前民办高校管理很大程度存在着孤立、静态、片面的思维方式,过度强调自上而下指令式管理,造成了活力不足,教学与科研滞后,毕业生适应性不强。民办高校自组织管理应该是建立在高校自治基础上的管理,是高校系统自适性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发扬民主的管理,是高校和谐有序的管理。
        二、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大量调研显示,就质量及层次,水准及对学校整体工作促进程度,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与学校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等方面来说,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好多这样或那样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些还是特别突出的问题。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社团贪大求全、水准不高。许多民办高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上口子开得太大,路子放得太宽,尽可能满足学生申请所办社团的需要。从而从起步就陷入了认识上的怪圈,导致一些学校学生社团满天飞,花里胡哨样样有,不求实效求时效,昙花一现新一茬。贪大求全,有数量无质量,有规模无效应,便成了多数民办高校社团建设中的最大误区。
        (二)学生社团管理不力、制度缺失。具体表现为:管理普遍松散,成员引入程序欠缺;活动组织不力,实际效果不大;各项制度乏力,自我管理意识不强;缺少科学有效的整体配套管理机制,指导与管理、活动与本社团性质等两张皮现象特别严重。所有这些,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社团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三)社团成员参与意识不强,内部程序不民主,活动吸引不足。由于民办高校生源学习主动性较差的特点所决定,其学生社团所举办的活动偏娱乐化,活动层次较低,内容陈旧低俗,缺乏创新精神。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社团在校内难以打开规模,每年迎新季社团纳新期间,该类型的学生社团往往比较冷门,缺乏人气。这样吸引力不足,自然也就难以扩大社团规模,有逐年萎缩的趋势。
        通过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社团自组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很多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无法获得有效的支持与保障。


        四、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
        为了促进学生社团在民办高校中健康地发展,民办高校需要建设完善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对学生社团进行相关的管理。民办高校需要根据社团的类型,对其进行统一的制度规定和管理,并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完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不但可以对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也可以提高其社团规范性,使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进行更好地发展。
        (二)制定合理的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制定合理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民办高校首先需要完善社团建立与审批的制度规定,并根据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对其进行有限的名额限定,提高其成员加入的门槛。对于审批完毕的学生社团,需要制定相关的社团制度,规范社团成员的行为。在进行相关社团活动时,民办高校的社团管理部门 - 校团委的相关机构要对其活动方案进行审核,以最大程度地约束学生社团的活动,防止出现较多不规范的行为。
        (三)扩展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资金渠道
        若要最大程度地促进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必须要扩展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资金渠道,使学生社团能够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在学生社团申请相关经费时,高校需要对社团运行情况进行仔细分析,以给予社团合理的资金投入。民办高校可以联合外界企业与银行,对学生社团进行相关的融资活动,使学生社团能够依靠外界资金来源,进行相关的发展与运营。
        (四)民办高校需要重视学生社团管理
        民办高校作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其只有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宏观调控,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健康的发展。对此,民办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学生社团能够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对于学生社团中发展情况良好的社团,高校需要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持,以激励其进一步发展。
        (五)加快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发展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时,需要结合社团的发展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其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不断地提高。民办高校可以对学生社团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以促使社团成员进行创新业务的发展,使其更适应社会创新发展需求。民办高校学生社团需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创新人才。
        (六)积极开展民办高校经营型学生社团模式的探索
        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开始出现在各大高校中。经营型学生社团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促进经营型学生社团在民办高校中健康地发展,民办高校需要建设完善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对学生社团进行相关的管理。民办高校需要根据经营型社团的类型,对其进行统一的制度规定和管理,并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完善经营型学生社团管理机构,不但可以对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也可以提高其社团规范性,使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进行更好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高校若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要着重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创新,使学生能够在学生社团平台中,锻炼个人的经验能力与创新素质。在民办高校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社团,不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素质,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且有利于加快高校社团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焕桃.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管理特征与内涵[J].理论经济研究.2013(5).
[2]王德胜.自组织理论方法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10,33(1).
[3] 陈会,毛明,张文静.高校社团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问题及对策探究 [J]. 湖北经济学院院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3).
[4] 邹建国,张涛,杨志成.高校社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13(5).
[5] 张茜茜.德育视觉下高校社团管理与创新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 ,2015(6).
[6] 王思淳 , 马力 , 陈常健 . 基于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大学生社团管理能力素质模型探索 [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2).
本文系校级思政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管理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Awsz2019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