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时代,学生成为了手机原住民,接触的信息面十分广泛,维权意识也有所提升,给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此,如何管住学生,理清学生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成为一个必要的话题。
关键词:专注力 习惯养成 能力提升 学习小组 值日生报告制度
专注力,就是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事物或活动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而言,肯定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专注程度。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无论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还是对成绩的提高,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专注力强度与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认知深度有很大的关系,而学生的认知度来源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对自我认知的累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因而,班主任的班务工作对每一个学生专注力的培养有重大的影响。
专注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班级教育与家校配合的过程。我就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所做的事做一点分享,寄以抛砖引玉。
细细想来,在如何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方面,我在班务工作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清”,二是“新”,因而我把我的经验文章命名为清新的教育,清新的管理。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清”
在接班时,班主任的工作思路一定要清晰,明确告知学生近3年乃至近10年要做的事,借用社会上的流行语,就是要作规划,什么职业规划呀,生涯规划什么的,学生应该有学业规划,班主任应该有工作规划。规划越清楚,学生行动越有方向。具体体现在:
1.班主任的工作理念要清晰。针对我校的学生,我当班主任总体指导原则是高一习惯养成,高二能力绽放,高三拼搏向上。
高一习惯养成,是指我校学生入校成绩差,当然背后是习惯差,准确的说是基本行为习惯差,其根本原因是初中被各科老师与班主任抛弃的对象。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学生本身迷茫。不是做不好,而是不知道怎么做。这一阶段,好比昆虫成长过程中的蛹——四周一片黑暗,在黑暗的世界里不停乱撞。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不让学生去撞,而是让学生撞一次,明白一次,确立一条规则。一人撞了,其余同学引以为戒,不再撞。如果反复有人犯的错误,将是规则重点。让学生在生活中确立规则,自我约束,共同遵守,自我感悟,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成长规律的敬重。这样,比老师天天讲,反复处罚效果更好。坚持一个学月,也就是一个学习周期,班级规章制度就确立了,有针对性,也有实效性。接下来进行规范,优化,提升的过程,就是学生养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制定了班级操行分细则,每周按时公布,初期以鼓励为主,给学生讲孔子的故事,让学生慢慢习惯闻过则喜,择善而从的道理。
高二能力绽放,是指学生的个性教育。如果高一是要求学生自我约束,收拢的话,那么高二就应该让学生外向发展,展示自我。我把这个阶段类比为昆虫成长过程中的蝶——世界阳光明媚,我要翩翩起舞。这就要有两条思路同时进行。一是要给机会,让有能力有特长的已经会舞的学生有一个表演的平台,给其他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二是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在同一件事情上共同起步,共同成长,不会舞的同学有学习的机会,再进行展示。“共读一本书,共读一类书,共讲一个故事,共演一场故事”的活动最为有效,当然这里讲的是课外的书目,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把“开卷有益”的道理落实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课外的生活不是漫无目标,而是有事可作。
高三拼搏向上,当然指学习,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读高中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我经常告诉学生,考上大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你获得了又一个好的学习平台,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否则,进入社会也是一个学习平台,当然前者更好。既然是争取,我们就必须拼搏,付出行动。这一阶段就是昆虫成长过程中的蛾——向着光明,永不放弃。为此,我首先要让孩子回家与母亲交流“十月怀胎”的经验,也要让学生明白每个月胎检的必要性,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关注,为了避免“营养不良”造成的畸形儿及“胎死腹中”的悲剧发生。这一阶段有效的手段是每天晚上进行总结与计划,而且是全班同时进行,否则活动将成为一句空话。
2.班主任的工作措施要清晰。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复杂的事物,所以分化瓦解才可以减清班主任的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为班级管理想办法,添措施。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按四条线进行:一是班委干部,二是寝室室长,三是科代表,四是学习小组长,重点在班委干部与学习小组长上。如果班委干部是一个班级骨架的话,那么学习小组才是班级的血肉,是灵动的源泉。
班委干部的建立既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我认为更主要是为应付学校各种无休无止的运动式活动而成在。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工作有两个方面必需认识清楚:一是应付式的表面工作,二是坚持不懈的根本工作。我对班委干部的要求有两点:一是喜欢,学而优则仕,当然这里的“优”是指学有余力,“仕”是既指奉献责任,也是一种锻炼的平台;二是态度,班委干部不是“管”同学,而是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记录班级同学优劣现象,提醒规劝,奖优罚劣。
寝室是学生休息的地方,目的就是放松休息,可休息放松的方式很多,不能成为学生放纵的场合。培养寝室长了解寝室成员的家庭情况和责任心是一个主题。而室长工作的标准就是“快速回寝,合理洗漱,立即上床,静心阅读”,并对每日的寝室现象做好记录,每周统计,发现问题处理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科代表联系科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不能只下达老师的各项任务,还要上传同学们对该学科教学与作业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学习小组长才是班级各种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是一个小组的核心,班主任对学习小组长的培养胜过对班委干部的培养。首先要让他们学会了解本小组同学的情况,然后根据本小组的情况进行小组文化建设,进行座位安排,周末进行总结反思,形成文字图片并在班会上作对比总结,因而谁上台代表本组总结,也是小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需要作出安排。班级大多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如卫生,板报等工作,彻实执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教育理念。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新”
如果清晰是班级管理中本质的东西,那么变新就是班级管理的表象,所有的变化均应围绕本质进行,万变不离其宗是也。平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变化调控,一是学习思路上的更新,二是学习方式上的革新;三是值日生报告的创新,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思路上的更新:我们要给学生强化学习认识问题,让学生明白“为了考大学而拼命学知识与为了学好知识而顺带考了一个好的大学”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学习不仅仅是做作业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知道,理解,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不能浅尝辄止,具体要求是按下面四步进行:听懂了是不够的,看懂了是别人的,做出来是自己的,讲出来才是成功的。为了践行这些理念,班主任要作好活动规划,定期交流与展示,既是检查,也是评比。
2.学习方式上的革新:让学生明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的俗语内涵,这些都向我们召示着合作小组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懂得学习小组不是为形式,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找到一种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小组我采用的是班主任根据男女比例,成绩均衡进行分组,而小级的文化建设则是各个组自己的事,怎么建设,弄些什么名堂,我们不加以限制,让各小组自由发挥,从而让他们课外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想。
3.值日生报告的创新:班级建立值日生报告制度,让每一个同学有机会来参与班级管理,站在更高一个层次来观察班级现象,反思自我表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省,则至明而行无过矣!可能也就是这个道理。为达到这一效果,值日生报告制度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行动,不论好坏,不论形式,只要去做就应该呵护与鼓励,毕竟很多学生是第一次走上讲台;二是模仿与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及时做出表率,可以亲身示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三是要求与提升,报告就是一次演进,不仅陈述事实,反应班情况,也要表演,提升值日生的综合素质。在每天的班讲会上,班主任只是一个聆听者与最后的点评者,适当时要对值日生的报告内容进行干预。比如我现在这个班级,初期的值日报告大多是记录每天的班级流水账,我提出了不仅要让所见,也要有所感与所悟,我们不能只发现问题,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然后第二阶段,值日生大多讲述了一些心灵鸡汤的励志文章,而都是讲给别人听的,我要求学生最好讲述自己的故事,成长过程中感动自己的故事或亲人的故事;后面班委干部自觉的要求值日的生报告应该从当天的实际出发,容入相关内容,并展示值日生独特的个性作报告内容,这样学生每天都觉得有不一样的东西,甚至期待每天的班讲时间。
三、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在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都想偷懒,为了偷懒,我就用心去思考班级管理中的轻与重。如果要说班主任管理取得的最成就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我的每一届学生都显得很质朴,真实,在学校与我是怎么样的关系,离开学校也是怎么样的关系,学生间相处也很融洽理性,可以说:社会可以根据需要,把他们塑造成各种需要的人。要说荣誉,大家应该懂的。其实,说白了,学生专注力的提升,还不如说是教师专注力的提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教师的心思都能放在学生的管理上,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学生的专注力自然提升。这一点,民办学校的教育管理真的走在了社会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美]莉萨·博林
2.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