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中职教育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追求教育的创新改革,这样才能推动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时,也应该不断的深化对教学的思考,借助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让学生更加轻松的获取知识,助力教育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变得更高效。
关键词:多措并举;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育;实施
前言:在当今社会中,各个方面都在快速的进行变革,要想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就一定不能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在教育上做到调整和革新。使得教育原本中的不足和弊端得到改善,助力设计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变得更加高质。
一、转变教育模式,重视兴趣生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在开展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在沿用以往比较单一和陈旧的教育模式[1]。在课程的开展中,将关注点过多的放置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学生只能亦步亦趋的被动跟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导致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非常枯燥无味。所以,在现代教学实际的开展中,教师应该从教育模式的转变入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负有耐心,引导学生在课程中深入参与。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设计任务。如给自己喜爱的一本书设计封面、给自己喜爱的明星设计杂志封面。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设定要求,1.应该对内容和封面间的关系协调好。2.在封页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切题、感染力和渲染力较强,保障构思的新颖性。3.封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带给人视觉上一定的冲击,更好地让读者阅读和选购。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生成兴趣,使得教育模式得到积极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为浓郁。
二、完善教育内容,锻炼实践能力
在以往设计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对知识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在这之后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练,内容在呈现和设计的过程中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很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在现代教育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改善现状,应该秉持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对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和充实,使得学生的实践力在这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上,而是应该对知识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路径。如,在“色彩搭配”相关知识点讲述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设计任务,让学生为小女孩设计房间,在房间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童趣和童真,在色彩搭配上尽量选用暖色调、也应该将女孩房间的特点展现出来。在学生作品设计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选取几个比较成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并请对应的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介绍。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其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三、开拓创新思维,提升想象能力
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特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未来的岗位就业当中,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都是非常重要,并且是不可或缺的[2]。只有不断推动学生这两项能力的发展,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满足企业需求,使得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也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使得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展现丰富想象。例如,在“海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不为学生限制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一定要展现创新之处。在这样的带动下,就可以使得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如,有的学生体现环保,有的学生则以疫情作为主题。使得学生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四、引用网络资源,强化自学能力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运用,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不断加强[3]。例如,在“名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就可以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上自学。可以找寻名片组成要素,以及其他人的名片设计。让学生在这其中可以展现出更多的思路,使得学生在摆脱教师的依赖下,促使学生在自学能力和意识上得到不断的加强。
结论:总之,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调整、完善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真正的培育出社会行业所需的人才。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转变教育模式、完善教育内容、开拓创新思维、引用网络资源等,使得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想象力、自学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设计出自己满意之作。
参考文献:
[1]张洁静.技能竞赛促进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职业,2019(24):77-78.
[2]于继华.谈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新理念[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13.
[3]周小乔.浅谈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美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