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教学,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样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谈。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就能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只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并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习热情,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变体育教学的“枯燥”为“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
二、巧用体育课堂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将教学中模糊难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如在讲《弯道跑》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高速公路的转弯处路面为什么里道低,外道高?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入这里时身体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话音一落,学生马上议论纷纷热烈讨论。最后学生归纳出是因为“离心力”的原因。我适时讲道“在赛跑中,当你进入弯道时,身体向内倾斜才能克服离心力,保持身体平衡。
”我抓住“离心力”这一关键及时引导,使学生很快明白了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2、对所讲的练习内容进行直接解释导入新课。如在讲授《蹲踞式起跑》一课时我是这样开讲的:“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当袋鼠遇到强敌准备逃离时,先将下肢弯曲、身体下沉而后用力一跃飞速奔跑逃离。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这是因为袋鼠巧妙地应用了‘蹲踞式’起跑。这种起跑方式能获得较快的启动速度。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先进的起跑技术----蹲踞式起跑,希望同学们认真观察、刻苦练习。”简单直接的解释使学生对本次课学习内容有了明确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三、以教师示范动作引发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平常中创新,相同中求异,从而引发兴趣。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教学也很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优美的、规范的动作完成示范动作,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更应严于律已,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严格做到,如教师不能规范优美地做好所教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不良的情绪及看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准备完成的教学内容,更应将示范动作熟练地准备好。这样,学生在上课时见到教师严谨认真熟练的动作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再加以细致精心的讲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和练习,学生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
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以"学"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使教师在思想上、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形成共学共进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与拔尖的体育人才。学校体育,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