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启用启发式教学的组织与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赖玲玲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课堂要求在教育者的启发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探究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郁,让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具体课堂上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教学实践
启发式教学本质上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因此,很多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贯彻到教学中,教育者在日常教学时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很多教育者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办法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他们的教学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重思维结果而忽略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导致这种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依然比较低下。
        一、构建生活图景,激发学生灵感
随着科学家在生物领域研究的进步,生物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所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从生物中发现很多生活元素,也能从生活中捕捉到生物的影子。而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严肃枯燥的生物课堂,学生自然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富有兴趣,也愿意投入到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之中。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给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图景,争取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并让熟悉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灵感,进而促进学生对生物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某明星从儿童到老年的各个阶段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关注过老人?他们的体貌特征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给出很多答案,比如:老人头发花白、皮肤上有老年斑、牙齿脱落等等。于是我引出“细胞的衰老”这一话题,并让学生思考:“我们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学生讨论后答道:“我们皮肤上的角质层就是由死亡细胞组成的。”这时我引出本文的重点问题:“细胞的衰老是否等同于个体的衰老?”在前面生活情境的启发下,学生很快能做出正确判断,并阐述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亲切感,并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
        二、课堂合理设疑,启迪学生思维
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但是不难发现,在生物课堂上,很多学生却显得消极懈怠,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而问题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妨加强以问代讲,用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但是,毫无章法地提问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打击学生的主动性。为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积极探索设疑技巧,争取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探究。
例如:在学习《免疫调节》一课时,我便采取由浅及深的设疑策略。首先我提问道:“我们经常能看到‘增强免疫力’的广告,那么同学们知道‘免疫力’是什么吗?”这一常识化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我提问道:“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细菌、病毒,可是我们不一定会生病。

这是为什么?是神经系统对病菌做出了反应,还是人体内的激素杀死了病原体?”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认为不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发挥了作用,并根据本节课标题猜测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了作用。之后我加深问题的难度:“那么免疫系统的功能应该是什么?”学生从前面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中得到启发,猜测免疫系统应该具有防卫和清除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并让学生不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三、加强演示教学,丰富直观感受
生物的很多研究对象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这体现了生物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很多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很难凭借文字描述和头脑的想象对抽象的事物产生深刻的认识,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信息技术迅速走进校园。这不仅丰富了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也解决了很多教学问题。为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教师不妨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演示教学。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从演示中得到启发,最终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形象化理解。
例如:在学习《DNA的复制》一课时,因为DNA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而DNA的复制过程更是抽象复杂,学生很难借助文字和图片去理解DNA的复制方式。所以在本节课上,我便给学生播放一段演示DNA复制过程的动画视频。该视频中清晰地展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DNA的分子结构,然后以动态的形式演示DNA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视频在演示的同时配以详细的解说,为学生介绍DNA复制的各个阶段,比如:DNA的氢键断裂、双链解开、碱基配对等等。有了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便可以对DNA的复制原理和特点做出准确描述,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要注重讲授的技巧
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生物思维,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不断地运用一些授课的技巧来为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快乐,让学生在具体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轻松愉悦地接受相关的知识。这便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者可以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形象化的同时,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信心。最后,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思维导图,充分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带来启发和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教育者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本身就具备非常丰富的内涵,他们的这种模式不能孤立存在,需要与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种种因素广泛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育者对生物的教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进行探索,发挥启发式教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正秀.高中生物课堂启用启发式教学的组织与教学实践[J].学周刊,2020(02):74.
[2]华秀玲.论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45-146.
[3]沈自君.高中生物课堂启用启发式教学的组织与教学实践[J].华夏教师,2017(05):91.
[4]尤小会.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92-93.
作者简介:赖玲玲(1987.7-),女,汉,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本科,五华县水寨中学   高中生物教师,邮编514400,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