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领域,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多媒体属于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融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探究的重点课题。所以本文基于多媒体网络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提出实践教学方案,希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多媒体网络,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引言
基于信息化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资源共享也较为便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普及和应用,给人们带来娱乐和生活等众多方面的改善,在教育领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程度上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应试教育理念下难以被重视,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形同虚设。在实践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同时要超越教材,能够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有效更新,灵活多元的开展教育指导工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趣味性。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应用多媒体网络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时期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当前教育工作有效发展,由于小学道德与法制建设对于学生日后与能力提高有着难以忽略的重要作用。基于信息化时代下,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且使学生开拓学习视角。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体系,所以教师要逐步地提高学生在探索当中的核心素养理念就要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兴趣和爱好。在实际生活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思路和健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步的掌握学习的各项技巧。教师也要在现实生活当中,通过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体系以及道德素养,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体验式的学习和探究。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心心中有法》教师就可以通过令多媒体来结合学生生活当中的案例,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受到侵犯的例子,是学生通过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实际权益,思维并且警示学生要恪守本分,遵守法律的同时对自身负责。教师通过此种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教学策略,在实践教学当中渗透法治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好的成长。
二、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会探索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通过互动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话对于未知世界展开探索,彻底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栩栩如生的教学课件,结合教学内容不同设置多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不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思考并理解各类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自由探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使学生对于问题能够更加全面的看待和认识。教师要通过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教育的引导。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祖祖国的生日》一节课,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认识到国企和国会,并且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此类内容,逐步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祖国的标志有所认知,并且在实践当中,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祖国,并且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感有所加深,在教育教学当中更好的让学生成长。
三、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开展实时评价
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过程当中,通过重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探索和评价,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评价教学方式,则会对学生造成滞后的现象,容易对学生的评价效果不够高效,所以教师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学作业,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实施性的分析和探索。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交互形式来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习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并且针对学生的习题内容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做习题时能够了解习题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习题学习现状,作出科学性的指导和意见,学生能够了解教师的反馈,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学习印象,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同时也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能够建立科学网络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对于学生经常浏览的信息和网站必须要定期检查,能够确保学生的网络环境安全健康。
四、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指导
家长应当提高自身网络技能,并且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既要在学校内遵循教师的指导,也应当回家先从父母的教育和安排,但是在虚拟网络中学生会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行事,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所以对于这一情况家长必须要做好人工防火墙,能够帮助孩子过滤掉不良信息,能够限制并监管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地点,有效控制可能存在的违规动机或者是行为,监督孩子正确的上网娱乐以及学习。同时也应当鼓励孩子能够真诚的沟通交流,发表内心所想以及观点,有效避免孩子沉溺于网络世界。所以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统,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进展,能够形成人本教育观念,通过沟通交流,家长也会掌握道德教育图中的相关技巧,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在此过程中,家长自身也必须要提高综合素养,能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同时网络生活属于社会常态化生活,家长也必须要发挥榜样作用,能够正确的应用网站浏览网页,借助互联网信息工具进行学习与办公,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合理的示范网络,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好帮手。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当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和相关素材,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合理引导与接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驾护航,是学生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材。家长在此过程中也必须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和优势,能够有效监督孩子进行学习思考。同时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实现家园协同发展,促进教育事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任洪飞.小组学习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7,51(2):67.
[2] 贾艳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2017,161(52):113.
[3] 宋梅.呵护人生最美好的开端--浅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J].时代教育,2017,39(2):204-205.
[4] 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37(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