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在国外的一种延伸,是中国国际性的教育。东南亚国家开展华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也是华人华侨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特点及当前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加强我国特别是边疆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升温,这为汉语走向世界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为高校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为我国与东南亚开展合作带来了诸多机遇。
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东南亚华文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
东南亚华文教育开办较早,各国基本上都经历了华文教育初步创建到中断衰落再到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的曲折发展历程。虽历经曲折,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各阶段的华文教育体系。近年来,华文学校的规模还在日趋扩大。总的来说,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华文教师人数都在逐年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
(二)华文教育的类型多样化
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呈现出了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如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由政府公办的华文教育机构和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由华侨华人自己创办的私立学校。另外,开展华文教育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开办补习性质的华文补习班、补习学校,这些类型的华校,基本上都不是全日制授课,授课时间都是在国立学校的课余时间。还有一些如缅甸等国家和地区以家庭教学形式开展的中文班。因此,华文教育的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学历教育,而且还有非学历教育;既有全日制教育,也有半日制教育,也有课余形式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家庭式教育。[ 贾益民.华文教育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因此,华文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华文教育的教育对象多样化、学习需求在不断增加
随着东南亚各国对华文教育的重视,华文教育的对象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华裔学生、非华裔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甚至是东南亚的僧侣都在学习汉语,这些汉语学习者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认为汉语对他们未来的事业有很大帮助,因而华文学习需求在不断增加,对象也逐渐多样化。如今,东南亚华校有很多的非华裔学生,特别是马来西亚、老挝、泰国的华校,甚至是缅甸的华文佛经学校,都有非华裔学生在校就读,所占比例较高。[ 强海燕.东南亚教育改革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9.]
二、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国家的建立,华文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和地区利用自身的教育和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诸如,东南亚华文教育机构与我国边疆省份云南的很多高校建立了华文教育合作关系。另外,福建、广西的一些高校也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大了与东南亚各国合作、交流的力度。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西南边疆省份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交流日益密切,交流活动、合作在不断深化。
(二)东南亚华文学习者的需求日益增加
由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华文教育的传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原先在华裔内部的传承逐步延伸到华裔外部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华文,认为华文很重要,对华文的热情不断高涨。无论是华裔还是非华裔学生,都希望更多的去了解中国、接触中国文化。此外,华侨华人都希望他们的后代学习自己固有的语言以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希望他们的后代不忘根、不忘本。各国学生被华文的魅力以及中华文化所吸引,华文学习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
(三)华文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
华文教育以往主要是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为主的基础教育中开展,近年来,随着国家汉办在东南亚国家设立了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华文教育逐步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由华人出资创立的一些高等教育院校,例如,缅甸曼德勒的华文师范教育学院。此外,越来越多的东南亚高等院校设立了汉语专业,例如,越南全国74所大学中大部分都设立了中文系。因此,东南亚华文教育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华文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
(四)华文教育地位在逐步上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对华文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以往被动、反对的态度向主动、支持的态度转变。东南亚很多国家重新调整了华文教育的相关政策,放宽了对华文教育的诸多限制,并采取相应对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近年来,华文教育不仅仅在华侨华人社会中得到发展,而且已成为很多东南亚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逐步融入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教育主流中,很多中小学都纷纷开设了汉语课程,华文地位在日益攀升。这都说明华文在这些国家得到了肯定与认同,也是东南亚各国重视华文教育的一种体现。[ 贾益民.畅谈华文教育发展—以侨为本 教研并举 全面推动华文教育发展[N].华侨大学报,2014-06-03.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华文教育将不断发展壮大,东南亚各国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华文教育,促使华文教育地位持续攀升。
(五)“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华文教育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升温,华文教育作为中华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能让“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各国人员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汉语的无穷魅力,体会“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环境下,华文教育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华文教育的文化环境将更加丰富,华文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频繁,华文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华文教育将逐步朝着更加现代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华文教育的繁荣发展,将给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呈现良好态势,当前华文教育正处于重新定位、调整改革的过渡时期。因而,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此,我国特别是边疆地区及高校应紧抓华文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及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积极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参考文献
[1]贾益民.华文教育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
[2]强海燕.东南亚教育改革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9.
[3]杨源.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原因[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3):64-66.
[4] 贾益民.畅谈华文教育发展—以侨为本 教研并举 全面推动华文教育发展[N].华侨大学报,2014-06-03.
作者简介:汪红梅(1988- ),女,云南大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