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徐丹
[导读]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在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产生的问题提出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学计划、使用趣味教学及延伸课后拓展四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儿童视野;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教学

引言:在思维模式上儿童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从儿童视角看待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适时置换课堂主体,并借由游戏或活动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对语文科目的抗拒心理,提升教学效果,合理规划语文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儿童的思维模式。
一、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在儿童视野下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三重必要性,其一,可提升语文科目的科学性,基于儿童视野开展的语文教学,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情感主线、思想与主要知识深入挖掘出来,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度也更加精准,将该科目的核心营养吸收出来,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儿童正处在教育的初期,若能让其在年龄较小时就对知识产生准确认知,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则可有助于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其二,改善语文教学还能改变教授方法,传统教学方式较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在儿童视野下,教师更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其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会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教授汉字或拼音时,普遍的教授方法为重复性朗读与拼写,但运用游戏教学法,如拼音汉字接力赛等会保持其注意力,经过多次游戏后更能加深儿童印象。其三,应用新式教学方法的教师还可鼓励儿童阅读课外读物,此方式既能补充其课堂内学不到的语文知识,还能增加其阅读体验,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促进其思维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教学在儿童视野下的教学现状
        一方面,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已发生较大改变,但部分教师仍遵照旧式教学方法,没能将学生纳入课堂主体,仅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语文知识进行设计与引导,小学生处在被动地位的同时,其注意力与兴趣也有所减弱,此教学方式并未站在儿童视角。部分语文教师虽然激励了学生,也改变了部分教学方式,但其教学内容并没有调整,因此,此类语文教学并不具备自主性与互动性。通常来讲,教师过程应带有互动属性,且实时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打开思维的限制。与此同时,在旧式课堂中,教学主体为教师,其严格把控着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儿童视野的关注度不高。而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了教学质量的问题,教师难以采用统一地方式提升整体语文教学质量。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儿童对知识的需求,但部分教师仍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不符合当前教育行业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基于教学方式的陈旧,小学语文课堂较为沉闷与枯燥,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教学内容仍然为灌输技能与知识,很难吸引小学生的上课热情,其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也在呈下降趋势。某些教师虽然运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但由于其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该氛围较难持续,因此,其应加大重视力度,在儿童视野下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在儿童视野下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具有多重特征,但最为显著的属注意力较分散、求知欲望强、贪玩与缺少自主性等。基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多数人认为小学语文主要是识字识词,为增加其词汇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采用了较机械的教授方法。但站在儿童视野上,若能采用自主学习模式不但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还能培养其自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需营造一个更加舒适与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依照自身潜能探索语文知识,因此,教学理念与方法应适时更新,让儿童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则作为引导者与辅助者,对其错误认知进行实时纠正,增加小学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儿童视角的语文课堂上能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此方式不仅能提高其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其语文水平。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可贵的沉默》中,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在其帮助下,小学生将该课文与生活场景进行有效结合,经交流讨论后课堂的气氛较活跃,其语文科目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改善教学计划
        在教授语文课程前,应制定出科学、完善,且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计划,虽然小学语文科目的难度较低,但该阶段处在语文学习的初期,学生若能提升对该科目的兴趣将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的文学素养。教师应适时改变教学方法,比如,为改进课堂氛围与效果可采用小组讨论法与角色表演法等,针对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由于其自律能力较差,仍需对其进行适当引导,逐步培养其探究精神,再削弱教师的作用。某教师在教授《少年闰土》时,在课堂传授前设置了多项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其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课件向学生展现了该篇文章的人物背景与其生存环境,让其在脑海中有了初步印象,此时其探究效果会更佳,以此为基础,其借助小组讨论能研究并分析出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文章主旨等,提升文学素养。
(三)采用趣味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依赖于教材,而是要将小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与巨大潜能挖掘出来。在儿童视野角度上,教师可适当脱离教材,将生活场景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巧妙结合,并借由趣味或游戏式教学方法,则教学效率与效果可能更加佳。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应为系统性、科学性与整体性的,教师需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网络,小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会更有条理也利于记忆,增强其语文素养。基于小学生好奇心、活泼与好动等特征,在开展教授活动时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组织词语接龙或猜字谜游戏,此类游戏不仅趣味性较强,带有寓教于乐性,借助游戏学生能培养良好的习惯,而随着游戏内容的增加其语文教学内容与范围也可得到拓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后延伸拓展
        语文素养的提升应来自多方面,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在课后应进行拓展延伸。除了要完成学校教材中的内容,学生也需借助课外读物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与视野,该方式不但有助于其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会找寻到自身阅读的特点与喜爱的书籍风格,并拓展自身思维。例如,教师可向儿童推荐《安徒生童话》,该书由于童话故事较多会吸引其阅读兴趣,每篇故事的篇幅较短,规避其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其优美的语言与写作手法都对其日后的语文学习有较大帮助。此外,定期教师还可专门在课堂上开设读书会活动,学生间可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相互交流中其视野会愈加开阔,学生对文章或文学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加深,其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想象力都会获得切实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可获得切实改善。
总结:综上所述,儿童的本性属简单、纯真,其看待问题的方法与角度不同于成年人,为改进当前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儿童视角不断革新自身的教授理念与方法,将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继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彻底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桑胜德.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44.

[2]张小燕.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J].学周刊,2020(10):115-116.

作者简介:姓名:徐丹(1986.0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