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教育戏剧与数学教学融合”,就是戏剧化地编织小学数学课程,让学生戏剧化地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戏剧元素,主要利用的是戏剧的形式和组织方法,而非戏剧的内容。用戏剧方式学习,是通过戏剧创作过程的角色设计与表演,来完成相应的同化过程,活动相应的经验和意义。
关键词:教育戏剧;数学;融合;策略
教育戏剧是一种寓教于演的教育形式,借助“演”这个载体来实现“教的目标”。运用戏剧的一些技巧,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与架构之下,师生一起对小学数学的课程和教学进行戏剧化的艺术加工,使数学的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等,具有戏剧性的动作、冲突、情境、意象、场面等元素,产生像戏剧一样的效果,并以创造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故事、偶戏、哑剧和游戏等方式进行演绎的课程建设方式和数学学习方式。教育戏剧应该在学校中如何开展?教育戏剧如何渗透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在小学数学中哪些知识点可以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演出数学知识”加强自身体验,将教育戏剧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无疑会起到双赢的效果。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我校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课程。
总体框架:
教育戏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教育戏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教育戏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戏剧在小学教学中应用评价的思考。
重点难点:研发 “教育戏剧元素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案例,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难点,更是闪光点。
主要目标:探讨教育戏剧作为一种过程学习的手段如何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路方法:
(1)基本思路:
案例的开发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模仿专家以及别学校研制出的比较成熟的案例,在模仿中掌握“教育戏剧”的内在精神实质和实现途径,接受其启发;第二阶段—改造,对已运用的案例,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而形成新案例。第三阶段—自主研发,结合教学实践和数学教材自己开发案例,并形成系列。
(2)具体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和概括,形成经验。
调查法。 运用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3)研究计划
一是确立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课程。开发其中可以和教育戏剧相融合的课程。二是研发典型案例。三是定期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进一步理解“教育戏剧”的特征与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助互学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研发案例的能力。四是案例研究常态化。教研组研究出的每一个案例,经常性地开展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课前共同准备,课后共同反思;组织我校教师进行课程的观摩示范、交流研讨活动;组织项目成员进行数学教育戏剧课程比赛,将优秀课例录制下来,初步形成课例集合。五是加强交流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项目研究的相关资料,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开放的互联网结构;成员之间加强交流研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推进;再次,积极参与市内外相关的教育戏剧的交流与观摩活动,了解、借鉴、吸收优秀的做法与经验。六是积极构建教育戏剧模型。“教育戏剧元素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作为课堂形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应把课堂中一些共同的结构要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情景对话表演、模仿等,进行不断“入格”和“出格”,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戏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常态化。
教育戏剧是一种培育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方式,教育戏剧情景式教学的融入是小学数学夯实“双基”的开拓,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也是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创新探索。
戏剧化的数学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间的数学话题,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和互动,也润泽和加深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和感情,有利于生生、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喜欢数学的感情。这样的熏染,也增强了学生的“戏剧化”意识和能力,使孩子更加热爱数学,丰富数学文化,成为更加“灵动、丰富、幽默”的人。戏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在该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的数学戏剧教学是运用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进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彼此互助、合作的关系中体验语言运用的魅力,在戏剧表演中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获得感官体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有效的学习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形下,学科融合教育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学科融合为背景的戏剧教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戏剧教育可以通过更多元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提高人文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32):22-23.
[2]付钰.国际教育戏剧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基于WOS的文献计量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2):19-30.
[3]徐俊.教育戏剧的定义:“教育戏剧学”的概念基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6):31-37.
作者简介:胡雪慧(1991-07-12),?女,汉族,山东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