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红艳
[导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这关乎这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这关乎这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项,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刺激学生 求知欲、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可以让教师检查教学成果。
        提问式教学模式是继承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及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而成的。它通过提问的方法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受罪 ,从而使学习变得既愉快 又轻松,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学的各项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的、能全面地考虑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所以说课堂上的提问策略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它关乎着我们的教学成果完成与否。                                            
        一、提问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1提问粗放,效率不高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颇深,教师教学粗放,在课堂上保持着十分严重的权威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一味的回应教师问题,却不经过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常常是随意的粗放的,缺少思考的,甚至是流水式的提问,导致课堂上提出问题水平低下,而且回答多是是否性的双向性选择,看似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质上却是传统式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不经思考回答的问题使其失去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缺失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显然是与其不符的。
        1.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
        传统教育观念下,课堂是教师的主宰,掌握着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少,更像是旧社会下的学徒制度,作为徒弟的学生被动接收师傅的知识,而且特别强调了师傅的无所不知和毫无过错性。我们的教师应该破除这种老旧观念,面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要克制自己的过度思考,尊重学生,教师提出问题是来检验教育成果,稳固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学习的。但是问题的出发点依旧是学生本身,应该重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显然是自身所不知所缺乏的,我们的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出发,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二、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注重有效的提问。提问的目的要清晰明确,提出的问题类型全面,要加大高水平问题的比例,在提出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便于学生组织答案。只有我们教师有针对、有水平的提出问题,才可以真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容。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容器和一块不规则的石块以及水,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求出石块的体积。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的学生问:“有没有计算石块体积的公式?如果知道了公式,就可以根据公式求出石块的体积”,听到这话,我马上补充:“没有计算石块的体积公式,我们就不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这个问题噎住了----不知石块体积公式,怎么求出它的体积呢?学生马上议论纷纷,讨论起来,争相办法。不一会儿,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石块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只要把石块放入长方体容器水中,把容器中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求出来,石块的体积也就求出来了。我接着问学生:“那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怎么求呢”?思考之后,有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量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就可以计算体积。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好原先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石块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相减即可。”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算法后,我马上又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求石块的体积呢?”学生马上又开始动脑筋:分别求出放入石块前后水的体积,再相减也可以求出石块的体积。提问式教学模式强调以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是作为一个配角、引路人的角色来发挥其作用的,因此,学生在心里上可以尽快地成熟,而且是健康地成长,尽快地学会独立的、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去适应、去发展。
        三、提问式情境教学模式对问题筛选的要求
        1.问题筛选的筛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确有能力解决。
        2.问题的筛选要有针对性,每一个问题都要有针对知识点,不提泛泛的问题
        3.问题的筛选有浅入深,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自觉对知识的认识。
        4.问题的筛选要有层次性。首先是简单的,然后设置几个开放的(思维要求比较高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5.问题的筛选要有明确的答案,切忌模棱两可、没有定解。
        针对以上问题,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
        1.教师要忘我,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问题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回答为 切入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给与深化,切不可撇开学生回答的内容,只顾自己解答问题。
        2.教师讲解要注意在充分引导的基础上予以阐述。引导是提问式模式的基本做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讲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要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3.教师讲解质疑语言要有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知识进行总结、检测、评价完成自定学习目标的程度:反思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方法,巩固并形成习惯;回味解决问题中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成功,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激励潜在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加以纠正,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