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超英
[导读] 小组合作教学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已经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化改革,已经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而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之间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方法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新课改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与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引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而与课堂相结合,不断吸引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数学思维,改善课堂氛围,保证课堂效率。不断促进小学数学的改革与创新,打下良好的奠基。
 一、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提升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不断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改善教师的授课方法,将传统型数学教学思维转变为创新数学教学思维。而小组合作学习也已经成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激发数学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1]。在以往传统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将理论知识通过自身讲解,生硬的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不仅减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大大降低学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用于教学当中。小学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抛弃生硬的教学内容,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引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善于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激发数学思维,学会在课堂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在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下,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引用小组合作教学,慢慢将自身传统教学思想转变为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思想。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衡量学生标准也逐渐转变为以教学效率、课堂效率为中心[2]。虽然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上不断在改变,但是对于现今小学数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普及不全面
        如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学校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对于一些乡镇学校来说依然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由于地区差异,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欠缺,在课堂中,教师自身没有方法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不懂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整个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知识,而学习思想、探索能力、认知能力一直停滞不前。灌输式的教育,无法保证课堂氛围以及课堂效率,更加无法保证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从而不断阻止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下,两级分化极其严重,高水平地区的城市教学开始不断顺应社会发展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而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还是停留在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中,而学生也无法得到素质教育。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解决。
(2)学生能力培养不足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已经开始引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也开始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还是存在,还是会出现只有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问题[3]。所以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对于学生能力还存在缺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自主探索、自主解决,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应试带领下变得习惯性接受知识,依赖教师以及家长帮助解决问题。在长期依赖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知识吸收变得逐渐缓慢。


(3)教师综合素质思想缺乏
        对于教师综合素质思想来说,相对薄弱。教师无法正确看待自身职业问题,认为教师是稳定职业,不需要进行任何竞争,加上领导层职位较少,导致教师容易缺乏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开始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任务,教学水平一直停滞不前。下班后没有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没有继续学习,所以教学技能永远维持在一个阶段,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永远处于一个模式,没有创新与突破。这都跟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思想以及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小学教学意义
        在新课改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教师应该勇于抛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作为主要目标。而小组合作教学能够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吸引学生对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
(1)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科学合理的合作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主动交流讨论,积极鼓励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这样,整个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团结精神、探索能力、自主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课堂氛围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课堂效率也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2)小学教学改革提升
        在传统灌输式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加入,提高了以往数学教学课堂氛围与效率。对于传统灌输式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可以从根本上上改变落后的传统灌输式模式,并能够不断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兴趣,能够将学生以往对教师、家属依赖性转变为自主学习性,充分在课堂上展现出活泼好动、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特点。因此,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加入为小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问题解决
(1)课堂小组科学分工
        在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小组分工作为首要任务。在小组学习中,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的一个过程,所以学生在进行合作时,应该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发展的过程。而小学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时,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不同特质的学生分成同样小组,这样才能让彼此讨论交流过程中形成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模式。同时教师在分工时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将每个小组组成划分相同。这样才能够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公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在每个小组可以选举一名小组长,记录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之间各司其职,相互交流学习,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2)创造小组竞争力,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环境中设置一些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合作项目,加大合作项目难度性,让小组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集体探索。最后进行小组评比,选取优秀小组。这种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充分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全身心投入其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言: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还是存在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义林.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9):121.
[2]巴新富.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24):32.
[3]刘思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J]. 魅力中国, 2017, 000(02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