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方法教学,提升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雪梅 黄小琴
[导读] 小学数学最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小学数学最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贯穿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以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以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是习惯养成和基础夯实的阶段。良好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因此,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旨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中,计算题作为其它题目的基础性教育备受教师关注。可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育改革下各类关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层出不穷,但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生搬硬套”,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学生实际,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提升。
        一、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重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的基础就是计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因此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因为计算出错而不得分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有一些题不是因为不会而不得分,而是因为计算出错而不得分,这样的学生就是因为小学阶段没有足够重视对计算能力的培养,由此也可以看出,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的计算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拥有同样的地位。因此,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些分不开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对不能因小失大。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1.巧借游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就要将课堂教学计划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从而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升计算能力的同时,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无限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教学《除法》中有“分草莓”这一课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对除法的运算能力。针对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来个热身游戏。首先,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粘贴在身上,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游戏。如:第一小组4名学生身上的数字是12、20、30、26,此时老师说除数是“2”,学生要通过自己计算,去到对面的黑板上写下对应的商。这样经过一轮竞争性的游戏,不仅可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一种渴望被教师表扬的心理,所以,每回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对那些答题正确、反应又比较快的学生提出表扬,然后带领班级里的学生给他们鼓掌。这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学生渴望被表扬的心理也得到了满足,上课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
        2. 注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习惯成自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的督促学生进行计算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计算习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练习。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练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课下时间对于学生计算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要很好的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实现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例如,教师除了布置教材上的习题以为,可以让学生下载一个有关数学计算方面的APP。教师每天借助APP进行计算题的推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并且不断加深训练题目的层次,逐渐提高题目的难度。主要有这样几种题型:基础题,这种题的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算理和法则。易错题,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计算题型,要有针对性的出一些相应的计算题,通过对易错题的不断训练,才能减少计算的错误。提高题,布置一些可以简便运算的计算题,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特殊题,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比如25×2=50,125×4=500。而学生对于不同阶段的题型挑战时会有积分积累,老师每周进行一次积分总结,积分最高的前十名可以得到老师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错题练习
学生计算能力是经过题海战术积累下来的。而教师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在计算方面的潜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易错题进行练习。在计算能力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本目的不是说谁做的题量最多,而是在最短时间、正确率最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对错题方面的改进。例如,教师在每节课讲课之前,可以抽出来几分钟,对学生进行集体的训练,给学生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计算题,争取将计算题的正确率达到最高,这样每天练习一点点,长期以来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把改错的任务布置成作业,这样学生才能够认真的去完成,然后在改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从教学经验中不断总结方法。借助最有效的教学方案来端正学生对计算能力的态度,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以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学生与此同时,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胜男.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34+143
[2]胡雪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杨英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78
[4]李英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6):13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