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人才需求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核心素养理念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学指导思想。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一旦无法有效掌握各项学科知识,其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分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分析了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作用;策略
在我国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会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出一套通用教学方案。由于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将分层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作用
(一)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效会受到其心理、生理与预习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并发生相应的浮动。分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变化,满足了不同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契合
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各有不同。在实施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会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健全的教学措施。也正是由于分层教学具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使得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三)有效阐释了素质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我国新时期的教学思想。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且在实施此种教学措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有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此种教学方式下,所制定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契合,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的目标不谋而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一)明确分层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分层目标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后,也需要结合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所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此外,分层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交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积极引进小组合作方式,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广度,并锻炼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
(二)制定出健全的分层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分层标准[1]。比如,将学生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作为学生层次衡量标准,进而将学生依次划分为A(好)B(较好)C(薄弱)三个等级。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适度进行内容扩充,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并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对于B层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按照制定好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活动。对于C层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基础上,适度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一步步打好基础。借助分层教学,学生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换而言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不断加大知识储备量,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教学活动,不断打好基础。比如,在讲授“函数与方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并为各个层次学生制定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每个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函数特征,并在函数性质的基础之上展开相应的训练。A类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好,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融汇贯通。教师可以为此层次学生制定出难度较大点的训练题目,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适度引进分层练习方法
练习是检测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性步骤[2]。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安排相对应的练习题目。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满足现实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学策略。比如,对于A层学生而言,教师则重在锻炼学生的实践性,通过不断地扩充训练深度,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B层学生而言,教师需要为学生安排全面的基础性练习,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适度地进行深度训练。对于C层的学生而言,由于基础较为薄弱,且知识接受能力有待加强,此时教师可以将简单的练习题作为训练重点。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各个学科教师不仅承担着学生升学压力,更重要地是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学生。高中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且知识难度较大。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学步伐,就会直接影响到自信心,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以上内容阐述了分层教学作用,希望可以帮助更多高中教师认识到此项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分层教学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以启迪。
参考文献:
[1]廖小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37):128.
[2]冉洪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