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徐丽丽
[导读] 小学的义务教育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摘要:小学的义务教育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现状而言,还存在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深度学习的方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随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的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现状;策略
引言:现阶段而言,小学数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如果只是进行知识表面的学习,效果甚低,且对学生未来发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深度学习,能够使学习的主题具有挑战性,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获得有益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成为具有批判性、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合作精神的优秀学习者。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教学内容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缺乏,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不明确学习的重点,缺乏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因此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教师等教学理念未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脱节,教学方式死板乏味,不利于营造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的价值得到深刻的体会[1]。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于教学纲要和进度重视程度较高,缺乏深入研究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授课只是停留在表层,制约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以上现状,加强深度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知识体系很庞大,各体系之间又包括着许多的分支和知识点。如若教师没有较好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免会比较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2]。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首先对将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梳理,明确结构分支,并且能够让学生训练难度适中的数学题,在讲授新知识前,对之前的知识不断进行巩固复习,也可以更好的为新知识的理解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乘法教学时,可以将课本中的例题进行拆分,如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时,可拆分成两位乘两位加上三位乘一位的算法。通过这种深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律,有效的引导其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供更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
        (二)使教学活动更开放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学习的方法具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也不断丰富其中的自主搜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如实验推测、观察、计算、检验等,能够具有充足的兴趣和积极性[3]。教师要增加创造各种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小学生深度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对于各类矛盾的问题展开自己的思考,刺激学生挑战欲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积极运转其思维使之更加活跃,使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要经常创造一些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退位减法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图的方法,图片中原本有8只鸟,飞走了4只之后还剩下几只?学生们立马会得出还剩4只。之后对题目进行改变,如果原来有12只鸟,飞走了4只之后还剩下几只?学生们便能够通过不同的解答方法回答问题,第一种是原本有8只鸟,第二种原本有12只鸟,比第一种多4只,但是都是飞走了4只,这样计算方法也会更加多样化。


        (三)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小学课堂的学习当中,基于数学学科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特性,需要对学习者的思维不断训练,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鼓励引导其自主思考,利用自身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问题。教师在提问时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贴近生活,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另外在深入学习中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工和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了乘法除法的知识以后,可以鼓励学生练习同种类型的习题,对新知识得到巩固,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方法,与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这样举一反三的学习当中培养迁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
        (四)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思维多样,办法也不止一种。可以使学生自由结成小组,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互相之间展开交流探讨,以及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在同学们解决问题时引导其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能力的提升[4]。将数学问题中一些具有难度的题目分发给各小组,各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得出答案,并能够和其他小组的成员相互交流结论。比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对比课前的习题中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发现,学生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能够了解到,这种计算方法就是今天学习到的新知识。并且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这一次次的追问下,知识一次次的进行了迁移,思维能力不断锻炼和发展,有助于学生们养成一种在数学学习中勤于动脑思考的能力。
        (五)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思维意识中创新思维也是重要的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以当前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师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身创新能力。数学课程的学习本身就能够锻炼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当在开展深度学习的活动时尽量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能够凭借自己的所学完成知识的解答。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将课堂提问变得生动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所学到的也能够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操作的方法,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含义。教师准备6根粉笔,并将之平均放入两个盒子之中,每盒里面有3根,这时候学生能够很快的得出答案。但如果将6根粉笔换为7根,平均放入两个盒子里面,学生们就很难得出答案,并且陷入了思考当中。这时候教师便可以进行知识的讲解,6除以2等于3,7除以2等于3余1,每盒里面同样是3根,但是这时候会多出来1根,这1根便是余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有着诸多的好处,还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石晓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8(12):73-73.
[2]房禾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03(015):71-72.
[3]冯根荣.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及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3):P.153-154.
[4]张艳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