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所以本文旨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老旧,因而往往会采用教师讲知识点,学生听的方式,然后学生自己课下做作业。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致使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点,所以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融入大集体中,学会与他人积极交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教师要首先明确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书写教学设计,以便为每个小组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1]。教师在为小组设定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目标任务难度适中;小组学习目标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既能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努力解决相应的问题。第二,目标任务明确化,教师为每个小组派一名负责人,负责人负责小组间的任务规划,从而保证小组成员均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以及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本课教学重难点,旨在让学生通过生活当中的事例,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来描述生活,建立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由此,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呈现一些生活当中简单的数字运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中体会到怎样用数来表示生活当中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买东西时,物品的重量来让学生理解100以内数。
二、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善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2]。学生之间激烈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思想,在沟通中促进自己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进而让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流畅的言语,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接纳新鲜的想法,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讨论,让学生愿意和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其次,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惩机制,增加小组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让小组成员之间融为一体,促进他们自主交流。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为了引领学生认识到元、角、分的换算,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来到课堂。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交流的氛围,让一个学生扮演商家,另外三个学生扮演人民币换算者,然后到商家去换人民币。以此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讨论,营造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在讨论当中明白人民币的换算单位,并让学生学会,将人民币的换算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3]。首先,教师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成员之中,学生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有部分学生敢于表达,而有的学生性格过于羞涩,不爱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由此,教师应该给予引导,让乐于表达的学生带动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存在差异,所以对内容的理解无法统一化。这时,老师应引领学生接受其他成员的思想,以丰富自己的理解,促进自己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时,可以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让小组同学之间合作讨论,运用手中的尺子等工具,量一量、测一测,明确1厘米的长度,10厘米的长度。以此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工具测量事物的单位,并且学会估一估事物的长度,在讨论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监督的角色,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同学之间合理的分配任务,把不爱表达、不爱交流的学生,推到爱表达、爱交流的位置上,以此来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四、设置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成果的评价,既是一种客观化的评价,又应该是一种感性的评价。所以,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能够引起学生对小组成果的重视,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其次,教师可以从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两个方面来客观有效地评价。从小组评价来说,应该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小组做出激励性的评价。在对个人进行评价时,可以先由小组内部评选出最优的组员,教师再对那些勇于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的学生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有效的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先对小组内的同学表现状况进行评价,随后再让其他小组对这一小组进行评价,以此来真正的将合作学习发挥到极致,推动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开展。
结语:
简而言之,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交流,促进学生思想碰撞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水平。由此,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让学生学会沟通,在沟通中发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学会在交流当中不断改进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培川.对小学数学小组小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J].学周刊,2020(17):139-140.
[2]罗银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6-157.
[3]程喜彬.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辽宁教育,2019(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