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小学班主任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保证我国小学教学工作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的管理质量,班主任应当以身作则,科学控制自我的情绪、以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来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以科学、文明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优化、促进小学班主任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思考研究
班级是一个集体化的概念,班级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学生的依从性和积极性。针对现代小学班级改革来看,很多小学班主任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解放了学生和家长禁锢思想,让学生获得了更多思想上的自由。但是,教育管理效果受到多方面影响,和社会的建设、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的生理发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针对性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学习观,教师应当针对班级教育管理方式和内容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革额,理性认识现在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合理规划和构思新的教学形式。
1.分析我国小学班组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工作繁忙
小学班主任也是学科教师,班主任需要处理学生教学的日常事务、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家长的引导合作、校园各项活动适宜的规划、学生思想、健康知识管理工作等。面对以上繁琐的工作事宜,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公务繁忙,身心俱疲,加重了教育事业推进的压力。
1.2学生的管理内容多
在强调德智体美劳、思想道德价值观、安全管理等教育改革,评判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再是以学习依据作为唯一基础。大多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是无奈校园学习风气家长、教师的强烈引导,学生的虽然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却没有享受到童年的乐趣,也存在以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重视,和班主任之间的互动积极性不强。
1.3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越来越多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下,家长对儿女的溺爱程度也有所增加。大多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认为孩子需要得到呵护和关爱,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其对学习和知识没有动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3.分析班主任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小学生的年龄小,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人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强,在班级这个特殊的集体中,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倾向性影响。建议教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为其营造一个平等、严格、积极交流的环境,最终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学习质量。
3.1积极培养学生 的学习能力
建议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年龄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科学的教育整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和态度,最终促进其身心发展。首先,建议班主任为学生传达自主学习思想的观念,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下创新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内容。首先,建议教师了解止自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认识生活和社会,如学习数学,可以将其深入生活场景,掌握基本的计算,价格,价值转换关系。
其次,增加学习进度监督和检查,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自我学习的墙意识形态,并不断提升和优化现有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问,最终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建议教师因地制宜,多为学生播放一些自学成才的故事案例,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向偶像多多学习。
3.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级是一个集体,在现代化教学中,教育代表着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待遇。为了保证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知识普及化和道德教育多元化,建议教师从教学环境入手,为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自主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得到尊重,并以一个集体荣辱共同体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不正当行为。这一举措需要班主任建立严格的奖惩价值观,班主任要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和个人理解能力制定标准,在体现惩罚的基础上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道德承受力,不要让学生产生埋怨、攀比、自卑等情绪,如可以让违纪学生当一天代理小班长,卫生检查员等,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不端的问题,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审视自我,知错就改的机会;此外,班组人员也应当积极调动课堂氛围,多举办一些有趣的小学活动,如在班教学中学生要格外注意班级管理的氛围,让学生自发举办朗诵会、换书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现有的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幸福,更加积极投入到班集体活动总。
2.3采用良好的交流沟通方式
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频率高,对比不同的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学习兴趣以及该学科的好恶心。针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抄作业,说谎话等行为,教师不能够对学生产生人格的偏见,要以教学心理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想法,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太过。对于表现优良的学生也不建议过于夸奖,应当让其分析自己的学习提升和哪些因素有关,并积极和其他同学交流,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3.4做好家长引导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处理日常教学工作后,也不要忽视课后教学管理的作用,建议和家长这一教育同盟体加强交流,在分享教学经验的同时,给其提出一些建议:下班后要指导孩子做作业,不会的及时解决,不能拖着,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良好的沟通对于情感也是有好处的;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也要及时沟通,这两者对学生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品行,所以良好的沟通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班主任是小学班集体的轴心骨和牵头人,对于班级的管理不仅要严抓纪律, 对于学生的关心也是不可缺少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要和学生、学生家长有良好的沟通, 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要关心,而且对于班级的管理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燕. 新时代小学班级管理思考点滴[J]. 中国农村教育,2018(24):78.
[2]王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漫谈[J]. 文学教育(下),2019(06):182.
[3]韩福山. 浅谈小学班主任实践教学的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6):41+43.
[4]熊华夏.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现代化学校创建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17(35):4-5.
[5]白慧. 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255.
[6]杨会杰,杨天燕.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 学周刊,2018(11):177-178.
作者简介:梁丽珍(1978.09.06——),女,42岁,汉族,籍贯: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 云浮市第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