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曾懋莲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小学生的发展要求。而且,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需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班主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优秀的人才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诸多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社会所淘汰。那么,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的各个方面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量十分庞大。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地改变突破。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班级管理工作量,还会在学生中提升自己的威信,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风尚。
        二、当前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现状
        (一)教师创新管理的理念不够强烈
        对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既简单又复杂,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创新管理理念至关重要。虽然班主任的权威性是必然的,但是对于一些刚入学的新生而言,会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还会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另外,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够强烈,教师单单地对其进行说教,反而会让学生更为反感,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位学生合理地创新管理方式。如果小学班主任一味地运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所影响。
        (二)教师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一个良好的班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的管理理念,还要求教师的管理能力十分优秀。大多数班主任墨守成规,不愿意与同行进行过多的交流。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与年轻的教师之间代沟较强,新式的教学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交流,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不足,不利于新型的管理理念的传播与交流,阻碍了教师对班级管理及时的调整和创新。另外对于教师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为他们提出的外出交流和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无法过多地提高教师创新管理班级的能力。教学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教师的课余时间较少,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有一定阻碍。同时,教师在课余时间看书、看名师视频少了,导致教师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进程减慢,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面对学生,班主任应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们。

当代小学生早熟心理很强,他们想得到老师的尊重,一句看似简单的尊重话语,十分容易满足他们。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多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去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厌所恶等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关心爱护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班主任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利于良好的家校关系的形成,还有利于小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二)适当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小学生的蛮横脾气常常是引发矛盾的根源。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不应与其“硬碰硬”,而是在劝导的过程中,站在他的立场角度,和他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这时教师再加以劝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这种方法在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矛盾的化解,还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三)创新管理方式,开创良好班风
        一个好的班级,与班主任合理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激励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室是学生学习的战场,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教室氛围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班主任应美化教室环境,比如:设置学习园地,或者每周进行评价,分不同的板块,例如:书法、作业、课堂发言等多个方面给予他们相应的称谓:小小书法家,发言小明星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结语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不仅需要具备自身完善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创新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班级管理方式。首先做到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其次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最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促进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整个班级的自我管理水平,为学生未来终身的学习及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玉.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J].现代交际.2017(24)
[2]刘海鹤.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J].现代交际.2020(05)
[3]刘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
[4]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5]刘书成,尹红霞.小学班主任民主管理班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6]石红.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才智.2017(09)

        作者简介:曾懋莲,出生年月:1980年9月,女,民族:汉,籍贯: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学历:本科,现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