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客家山歌如何进入小学音乐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钟素英
[导读] 客家山歌是一种民间歌曲,源自于劳动人民,也是客家群体的艺术形式之一
        摘要:客家山歌是一种民间歌曲,源自于劳动人民,也是客家群体的艺术形式之一。客家山歌融入到教育当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客家山歌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进而提出具体的策略,希望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多样性、内容多元性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客家山歌;小学音乐教学
        客家山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借助于方言,融合了人们的感情,以歌曲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内心情感,是客家群体的一种艺术形式代表。随着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渗入不断加深,如何将这种题材或者元素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为基础,探索了客家山歌的融入路径,希望客家山歌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客家山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含义,具有很强的传承价值,因此教育部门和相关人员非常重视其传承,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尤其是对于歌曲类课程——小学音乐来说,如何利用这种素材丰富课程具有很实用的意义,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客家山歌是建立在一定的风土人情之上,表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复杂情感,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每一个好的山歌都承载了一定的故事,它的歌词、韵律都可以打动人心。因此将其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带给孩子们一些民间的音乐养分,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鉴赏水平,进而对其道德情操的塑造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有助于对民族音乐的传承
客家山歌属于民族音乐的一种,通过其融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客家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对于民族的热爱,从而感受到特色的客家文化与精神。有利于小学生了解这种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的传承兴趣,将这种非遗文化能够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宣传和弘扬,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山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在艺术教育过程里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通过客家山歌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深厚内涵。对于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客家山歌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财富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我国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让其自豪,进一步热爱我国的音乐文化、民族文化,了解客家人的歌曲创作能力,增强自身的学习信心。
二、客家山歌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路径
         客家山歌的价值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如何将其有效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下面则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制定针对性的客家山歌教材
想要将客家山歌有效的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当中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材作为参考,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教材是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重要参考材料。因此我们新城中心小学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师编制了针对本校音乐课程的客家山歌教材,选择合适的山歌融入校本教材当中。教材编制的素材通过本校教师自己创编和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但是由于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因此在题材的选择方面考虑了歌曲的适用性,净化作品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哥妹相恋最真诚》中“东江流水清又清,哥妹相恋最真诚;哥妹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展鹏程”两句则不适宜出现在小学客家山歌教材当中,因此可以选取一些适合的歌词进行引用。
(二)山歌曲调融入现代音乐元素
客家山歌的价值不可言喻,但是如何将这种山歌进行传承也是时代发展潮流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小学音乐课堂中对于它的运用也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要结合学生特点、教学需求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和设计,例如,曲调需要尝试融入小学生的审美和现代气息,让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例如近几年出现的山歌小品、山歌流行曲调等则是对其进行的一种创新,例如,《马桑树儿搭灯台》、《板栗开花一条线》、《四季花儿开》均融合了一定的现代表现手法,又比如《花见蜜蜂朵朵开》、《阿婆留下一首歌》、《月光光》、《党的恩情比水长》这些山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也可以参考。
(三)邀请民间山歌大师进课堂
名师名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客家山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大师进行课堂讲授,让他们面对面的去接触客家山歌,感受山歌的魅力,通过这种大师讲座,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内心对于山歌的热爱。近年来,很多民间山歌大师开展的培训班也层出不穷,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尝试和这些培训班进行合作教学,让这些大师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可以低成本的接触到山歌的曲调、唱腔等。汤明哲大师是我校特聘的山歌顾问,他经常来学校给学生授课或开展讲座,通过近距离接触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大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客家山歌的传承影响力。因此,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此路径的拓展。
         综上可以看出,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作为艺术歌曲的一种,如何将其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是一种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几点应用路径,希望对小学音乐课堂的丰富性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丽.客家山歌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7(22):62.
[2]    杨佩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7,37(04):141+143.
[3]贺连花. 台湾屏东长兴国小与广东梅州新城小学客家山歌课程的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