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5000年的历史当中逐渐形成的人民智慧结晶。同时,它也在世界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际化脚步的进程愈发加快,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与外来文化融合,进而使我国某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是很高。对此文章主要是对基于德育的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研究。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小学美术
引言:要想良好的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传统美德元素,就必须从小学教学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初步的文化与德育渗透,逐步培养学生“爱国”、“贵和”、“明志”、“好学”等传统美德。这样也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发挥其实质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及其策略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于传承精神方面的认知也不是很全面。但如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对他们进行文化传递,并通过我国的民族艺术、民族风格等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能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认知。例如彩陶工艺、青铜艺术、玉石雕刻、石窟艺术以及绘画等多样化的传统文化,都能够让他们在心中逐渐的升起自豪感,进而使他们爱上传统文化,更愿意去传承传统文化。进而达到了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质目标。
(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不同的地方特色也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文化,并逐渐的提升审美能力。同时随着国际化脚步加快,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而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其介绍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美术知识,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个人素养。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他们的心中升起满满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如何将基于德育的传统文化带入小学美术课堂中
(一)以故事形式走进课堂
小学生喜欢听的是具有连续性的故事情节,而不是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美术知识。并且,要保证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就一定要选择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教学手段,将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元素引入到小学课堂当中。
比如在《民间玩具欣赏和现代玩具欣赏》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手艺,也能让他们喜欢上具有民族特色的玩具。在欣赏江苏无锡的“大阿福”这个玩具时,可以讲解关于大阿福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与民间对小孩子的美好祝愿,旨在培养学生“贵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样,介绍其他民间玩具或者现代玩具时,都可以用故事来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程。结合民间玩具的典故,让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爱国”、“自强”的传统美德。在以故事将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的同时,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更多的传统美德。许多故事中所韵涵的“自强”、“诚信”、“敦亲”等德育元素非常丰富,教师要懂得掌握时机,将这些美德深入到学生心中。
(二)以经典形式走进课堂
小学生刚刚接触到美术这一门课程,在教材当中都会有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来让学生进行欣赏。但是在美术教材当中,就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观摩,或者根据作品的描述来感受作品背后的含义。这种欣赏方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形式化,他们只是看一看,了解一下之后就没有更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通中的内容来引入相应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既能有兴趣学习美术,又能让他们有一定的共鸣去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含义。例如在《无敌孙大圣》这篇课文中,有关于孙悟空的经典作品非常的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放映给学生欣赏。《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可以说伴随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他们对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形象非常的熟悉。这样就能让他们有兴趣的进行学习,又能够通过这一经典作品来感受到孙悟空的形象,进而根据其形象来找到孙悟空具有的特征,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孙大圣形象。
(三)以活动形式走进课堂
我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剪纸、绘画和一些陶瓷、泥塑艺术。这些都可以利用活动来使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并且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才能够加深自己的感触,才能真正体验到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比如在《彩塑动物》这一课中,通过了解民间彩塑的创作过程以及其创作特征,学习基本泥塑技能。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彩塑捏造,利用橡皮泥来简单捏造出一个小动物,也可以用粘土让学生进行简易的彩塑;再例如《美丽的雪花剪纸》中,带领学生剪裁好看的窗花或者一些美丽的图案,学会之后让学生再去欣赏民间剪纸艺术。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和创作技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走进传统文化,又能够让他们激发创造力、提升操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将其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让小学生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舒芳. 黄陂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吴琳琳. 徐州剪纸在当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钟丽萍,1979年7月生,广东河源,女,小学美术一级教师,本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