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作为一门具有极强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下,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都做出了一定的优化调整,更加强调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将生活素材融入于教学内容之中,打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性美术课堂。文章就主要围绕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生活素材;小学美术;结合研究
美术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美术作品是对客观生活实际的主观反映,可以说美术源于生活,美术又高于生活。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收集相应的生活素材,用美术的方式来转化为美术作品,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1]要实现生活素材同小学美术之间的结合,教师就要创新美术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和参与兴趣,切实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面就主要针对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结合路径加以分析。
一、实现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的意义
1、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实现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侧重点应当放在对学生美术观念与美术创作思维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对美的认知,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重要基础。[2]在具体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借助于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美术来进行情感表达,这样既能够有效的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教育,通过对美术教育素材的挖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够体会美术中传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有句话说: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3]将生活素材融入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通过在教学中对生活素材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个人的内在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多的结合生活素材,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同样的在美术作品之中,不仅仅可以学习和了解到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还能够探究其存在的文化内涵。就比如剪纸艺术,他既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还是我们生活中的重大节日——春节的符号和象征。[4]基于美术独特的表现能力和文化内涵,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剪纸艺术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还能够将学习到的技能应用于生活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又深化了美术的人文价值,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的路径研究
1、善于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美术素材
要真正将生活素材带入到美术课堂之中,实现生活素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贴近自然,收集生活中丰富多元的美术素材。比如,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来创作一幅与大自然相关的作品,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去到户外,切切实实的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蓝天白云和河流小溪。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体验,对大自然的色彩、大自然中的事物有相应的了解,之后再通过自己的手和画笔来绘制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直接让学生收集一些落叶和花朵,用这些大自然中的材料来组成一幅拼贴画,进而更好的展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直接使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除上述提到的叶子拼贴画,还可以用蛋壳、稻草、米粒等等来进行拼贴和创作,极大的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2、理念引导,拉进生活与美术之间的距离
将生活素材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还要强化理念引导,不断的拉近生活与美术课堂之间的距离。就比如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将生态环保理念带入到美术课堂中,借助于多媒体,通过图片或者是直观的视频、动画等等来向同学们展示生态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5]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臭气熏天的垃圾场等,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用废旧塑料瓶、易拉罐、塑料袋等制作的美术作品,如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小车,用塑料袋给洋娃娃制作的衣服等,通过这种新奇的艺术作品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变废为宝,用废旧物品来完成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力,还能够更好的渗透生态环保理念,将健康的生活观念传递给学生。
3、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要实现生活素材同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结合,美术教师还要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副马路上堵车的画面,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公交车、私家小汽车和电动车堵的水泄不通,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拟人化,来赋予他们表情和动作,可以通过创作连环画的形式,来模拟一下他们之间的对话。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创造性的应用了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又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结语:
生活素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符合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要求,能够丰富和拓展美术课程资源,深化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升华生活,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创作能力,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兰洁.“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美术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50-51.
[2]刘根选.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238.
[3]陈琳.生活化教学让美术课堂“有滋有味”[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123.
[4]栗冬娜.链接生活,链接美——对小学美术教学中链接生活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06):186.
[5]韩宏飚.生活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江西教育,2020(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