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何媛媛
[导读]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都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现代教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和期盼
        【摘要】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都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现代教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和期盼。在英语学科中,人们已经从过去简单对学生成绩的重视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英语口语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打基础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找一些措施,期望对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英语;初中;口语
        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大多停留在阅读和写作的层面上,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将口语忽视掉,这种对于口语忽视的现象已经成了我国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这样一来,口语就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限制,对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理念转变过来,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各个模块技能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1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仍是以阅读和写作作为主要内容,就造成了师生对于口语能力的忽视,但是听说读写都是对于一种语言进行学习的关键步骤,口语是一个学生对于一门语言学习状况的外在表现,这个表现是综合了其它技能在内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学生,要想拥有流畅的口语,就需要具备较好的听力技能,足够的阅读储备和不错的写作输出作为语言基础,之后要有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走过了小学的懵懂期,正值青春期,学习精力旺盛,学业任务开始加重,这个时期的英语学习可以奠定以后的英语学习基础,如果在此时就能培养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一劳永逸”。
        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口语教学的重视,也是对于教学技能的一个完善。若是在初中阶段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忽视掉,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教师的教学状态,首先并不是处于积极思考学生综合发展的状态,其次展现出一种教师的“懒惰”,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并没有积极去思考,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综上,可得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存在畏惧心理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几年英语,但是小学阶段的英语仍较为简单,只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识记,但是到初中阶段的英语,就加入了更多的语法和写作技能,同时也增大了英语阅读量,来满足学生学习和课程的需求。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增加了,课程难度增大了,这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增大了学习的压力,尤其是多数学生都觉得较难学习的英语课程,在客观事实和学生感受上,都是难度加大了。
        若是一些学生存在一些内向或者英语水平有限的情况,就会使得学生在英语口语展示阶段出现一种畏惧心理,想说不敢说,想说不知道怎么说的现象也会挫败孩子的英语学习信心,甚至影响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最终影响到学习成绩。
         2.2教师口语水平偏低
        现阶段乃至之前的英语教学中,都存在一种现象——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一方面是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引起对初中英语口语的重视,就使得自身没有机会或者只有很少的机会进行英语口语的使用,这张情况就会使得教师自身口语水平较低,在这种“教学设施”之下,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提升就进一步加大了难度。


        教师英语口语水平偏低的具体表现不仅仅是体现在发音是否标准上,还体现在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大多使用汉语进行教学,而不是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或者是对于英语的使用只有简单的几个单词,例如“Yes,no,ok,great.”的使用,这些简单单词的使用,并不能将教师的英语水平展现出来,也不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发展,就使得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阶段。
         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课堂教学英语化
        教师首先应该对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进行重视,这一重视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视,也是对自身教学水平保持优秀、持续发展的重视。教师若是能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沉浸在英文的环境中,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提升以及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是极其有利的。因为在中国的大环境中,学生对于英语的接触和英语环境的沉浸本就不多,若是教师在课堂上还不能让学生体验英语环境,学生的英语口语的提升将举步维艰。
         3.2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对于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引导,教师要首先了解到学生不敢讲的真正原因。若是性格内向不敢开口,就加强对于学生的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方的展现出来。但是学生的畏惧心理,大多是对于自身英语水平不自信,对于一些单词的发音不确定是否准确或者不熟练,对于语句的掌握就会存在更大的难度,这一问题的本质还是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口语不够重视,即便是再腼腆的孩子,当你向他询问1+1等于几的时候,他也能告诉你答案;只要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知识有熟练的掌握,他就会自信的告诉你答案。因此,对于学生畏惧心理的解决,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方法,对学生说:说错了也没关系,说错了老师才可以帮大家进行发音上的纠正。以这种引导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开口练英语。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的观察学生的发音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来及时的给予他们反馈。
         3.3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兴趣在学习中起着引导作用,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丰富教学内容的形式,引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现学习成就感。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较小学来说难度增加很大,知识点增加也很多,此时,可以训练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对此,教师可以在书面作业之外,增加一些口语练习小作业,例如对于物品的询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练习,以同桌结伴的形式,进行物品的询问练习,再辅助课下的联系加深印象,让学生下节课展示联系成果,这样就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想到使用这句话。这样在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情况之下,进行英语口语的联系,又同生活联系在一起,给学生展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取一种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就可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积极学习的关键和技巧。
         4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英语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生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英语中的口语既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表现,又是对于其它技能模块的促进,因此教师应该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态度,加强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并辅助一些教学方法来改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天怡.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2]付明秀.试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