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的诺贝尔奖项总是出现在西方或者一些相对开放的国家,中国仅仅只有文学方面的诺贝尔文学奖,在理化方面很是欠缺。就有人提出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死板”,被比喻成一个模子,学生就是按照模子刻画出来,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学生们在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就会十分欠缺,这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学生的自主思考,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和思维的转化,产生自己的思想,用不一样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本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进行探讨,随后对问题引导式教学的优点,从对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两方面进行详细讲述,最后对如何正确的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进行有效策略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问题引导式;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引言:
现代教育不断改革,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和社会都十分注重对于小学教育的培养。从小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培养,正确的将他们引领进入深层次的思维交流范畴中。问题引导式教学就很关键的作为一个重点进行发展,对此展开不断地实践研究。
一、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的可行性
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已经有了不少学校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类成效与问题引导式教学是密不可分的[1]。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数学》第二单元的试商后需要调节商的笔算除法时,对于商的计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过老师不断地问题引导,就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多种方式同步进行,找出最简便的方法去进行计算。极大的缩短了时间,并且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便于在下一次类似的题目中占取先机。取得不错的成绩,当其他同学还在思考时就已经将答案想出来,这是一种天才的体现,学校的教师们对问题引导式教学评价很高,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度。上课的效率很高,教师授课愉快,学生学的开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对科研学习有着浓厚的想法。即使在玩耍的过程中也会在不断地思考,科学实践的点滴就是从生活中发现并开动脑子而去开发发现的,生活是科学的基础,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有着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并探索下去,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极力的促进思维的转化,更好的了解到本质问题。因此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是十分可行的。
(二)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引导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中,每个人都不是托后退,每个班级都有差生,不受老师们的欢迎,小学正是思维方式培育的阶段,需要靠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从而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国外的教育显得人性化,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发现问题,即使是错的,老师也不会去阻止,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本质,错在什么位置,要怎么改。
在遇到学生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才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但仍然由学生担任主导,教师辅助,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错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弄懂问题的本质。促进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去不断的探索,寻找问题的根本所在,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可能性》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举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让学生们自主发散思维去想象,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原因。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独立的思维,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思考,拓宽学习思维。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的优点
(一)问题引导式对自主思考影响
问题引导式教学促进学生得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时,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问题。举例子让同学们全面进行思考,白衣战士舍己为人,为挽救非典病人很少休息,体现了一份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在救治病人过程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人的大义,在病情面前为祖国,为人民义无反顾的服务,将自己的生命置之事外。问题会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到医护人员的内心想法,坚定自己为祖国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心理,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对课文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将知识更深化的记在脑海,教育部也对问题引导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更深刻的将学生的思维进行进一步的开拓,让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步,有跨度的想象。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解决问题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思想,问题引导式教学极大促进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速度,想法和思维。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作答,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竞争氛围,班级同学通过回答老师问题,争分夺秒的学习,解决问题,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校教学成效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禁锢,刻板的教学模式,只能有下一个相同的人,时代在进步,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迎接新时代的到来,用问题式的教学模式,深化开展在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引导。
三、如何正确的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
教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商的求法》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怎样解决商的问题,在学生绞尽脑汁后给他们突发性的点拨。会有出其不意的成效。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对学习的内容就会有深刻的印象,牢牢地记住自己所思考的,再经过老师的纠正,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有提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在思考中清晰自己的模糊点,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展示出来,再让教师进行近一步的教学,再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学习的重点,这样就很容易学习并学懂教学内容。
四、结束语
在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教学思维的创新太少,现代教育正不断地探索,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得到好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趣而不显得无聊。
参考文献:
[1]庄仕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探讨[J].天中学刊,2019,34(03):149-152.
[2]马晓燕.问题引导式教学的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22-124.
[3]罗丹程,宋连成.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08):110-112.
[4]蒲蕊,鲁子问.美国领导式教学:内涵、理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35(11):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