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分析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思宁
[导读]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知识基础
        摘要: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文性的知识基础,能够有效的促进人的素质、能力的提升。中学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汉字构成分析,以推断文言实词含义,以更好的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实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汉字;构形;文言文教学;字形分析
        
        中学语文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核心部分,而文言文则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文言文是历史发展之下的成果,能够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人文素质水平,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一、字形分析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深刻理解含义字义,就要从特性开始分析。汉字是表意文字,组成结构有着较高复杂性,因此,视觉感知是比较高的。在苏培成发表的《现代汉字学纲要》中,说明真正实用的汉字都是有理据的。在人们看到汉字之后,就会通过其组成能猜测其含义和读音,了解语义 ,这就是理据。比如汉字中的男、女两个字,男就是从田从力,也就是说通过劳动来提升价值的。女字在甲骨文中,是以弯腰卧扫帚的形象存在,寓意就是从事家务劳动。从这两个字的外形分析,就是男主外 、女主内,也说明了自古以来的男女分工就是非常明确的。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汉字从构形就能够解释字义。结合目前的识字课本进行分析,不管是儿童学习课本,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在楷体字旁都会标注一个象形的文字,让人可以了解汉字的演变和释义,可以更好的学习汉语。
        宋华等人在《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中分析,在中文阅读中,如果熟练者能够通过汉字可以了解具体的字义。这就表示,在汉语学习中应该充分的养成了解字形的习惯,可以更好的促进古文阅读能力。如何才能更好的消除汉语阅读中的阻碍,要通过如下措施进行:
        (一)根据部首断定意义范围
        部首就是目前的汉语中的传统叫法,就是在合体字的组合结构中能够说明其属性的结构部分。这也是最为常见的词义判定方式,最为常见的木字旁、三点水等,说明这些含义和树木、水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确定了具体的意义之后,还是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并且还存在着很多没有部首的独体字,这样就要进一步的分析字形构造。
        (二)根据汉字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字义
        中国祖先在创造汉字时,根据身边或者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表达,这就能够反映出汉字的笔划,同时也能给会意提供基础条件。
        如本,字形就是在木子的下面加上一横。“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树的根部是整个生命的基础部分,也是生长的根本,同时也能够表现出根基的含义。与“末”进行对比分析,这是在上部加上一横,反应的是末梢、末尾的含义。
        (三)利用和生字的共同结构来推断生字意义
        这个“共同构件”中没有部首部分,是除了部首之外的其他部分。一组字如果没有共同构成部件,而却有相同的含义,那么就能够确定这些字有着相似的部件,或者共同的含义是相同的。
        这样就能够确定出这些字为同源字。也就是说,同源是本源为相同的,是在创造汉字、历史演变之下所形成的具体含义。因此,同源的一组字含义是相通的,且字音也是比较相近的。
        要充分了解汉字部件关系,这样就能够使得难字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也能够充分的了解独体字和构字部件组合原理,更加深刻理解汉字含义。


        当然,学生在汉字组合含义中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为了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应该循循善导,同时要传授一些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字形分析法进行汉字理解能够使得汉字学习更加顺利,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促进逻辑能力的提升,对于汉语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分析,形训在文言文学习中也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造字和用字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在应用字形分析方法时,要提起足够的重视,要深入理解语义。此时应该注意,黄灵庚教授发表的《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一书,其中就明确指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可以充分理解“形训”:
        第一,要充分的了解字形变化情况。有些汉字是生僻的,也可能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使用,就不能使用今义来理解。
        第二,假借字不能形训。
        第三,《说文》用“六书”条理来进行字形分析主要是针对小篆,这是在秦朝统一之后所明确规定的汉字形式,和先秦古文字进行对比分析,形体结构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划和含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产生的意义差距是更大的。
        以形求义中,更为关键的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字形来进行分析,此时就要掌握不同时期中的字体演变实际情况,然后通过字形从笔意转变为笔势,然后转化为线形符号,图像感的影响是薄弱的,很多表意的含义已经不具备任何表意功能。因此,对于一些时期比较早的且没有发生讹变的含义依然是字形释义的方式,同时可以利用查找古文字资料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以形求义在具体的理解这,应该重视不要将借字的字形来进行释义。这是因为假借的字基和字形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而音则是相似的,此时我们应该根据读音的特点来查找本字。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词教学环节,不能见一个字就分析一个字,这样会比较混乱,也比较零碎,对于词汇的学习也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分清重点和主次,要重点讲解必要的词汇,同时还应该适当的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该词的含义,然后进行语句的了解,以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也能够形成比较严谨的学习态度,可以促进学习效果和水平的提升。然后就是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做出必要的示范,然后让学生自主查看工具书,并且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水平。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积累词汇,教师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者一篇文章之后,要对所有的字词进行整理和分析。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某篇课文中,应该重视已经学习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同时应该随着课文丰富学习的知识,更好的积累文言文的字词知识,也能够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三、结语
         除了上述几项内容,在进行汉字的学习中,要注意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创字方式并不适用所有的汉字,因此,字形分析要考虑到特殊汉字的情况,且现代我们学习的是简体字,笔画简便非常多,有些汉字已经从原有的古汉字中演变,已经不能表达出字形的含义。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字义的分析,还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对于教师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维. 字形分析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山市?为例[J]. 考试周刊, 2017(11).
[2] 张冬华. 以形索义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2014, 000(006):121-123.
[3] 倪佳. 字形分析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 学语文, 2011, 000(006):P.80-80.

作者简介:陈思宁(1993-02),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当前职务:中学语文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