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晟明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产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产品,所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情境化教学的新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改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景化教学;探究
        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可知,小学科学课程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开设的,是科学启蒙课,它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的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主张开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中以情境化教学为主,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场景,让学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一、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的优点
1、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为6至12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不能很好的理解概念、原理等枯燥的内容,很可能会因为学习没有成果而放弃学习,而情境化教学能够很好的贴近学生的认知,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将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更有趣、更具备故事性的教学,还能将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变得带有问题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也能对学习有更大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知道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堂中。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通过多种手段例如实物展示、实验录像等来挖掘学生已有或潜在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的乐趣,更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其潜在的学习情绪,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能够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学习阶段是人一生中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来发展自己的思维,并且这一阶段还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一特点,在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进行知识学习的能力,当然,即使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其抽象思维,以帮助学生拓展其思维能力,加强对新知识的认识,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增强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面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实践和观察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应创设合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时,教师可以将等量的水和食用油带去课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自己得出结论;或者可以利用PPT放上水和食用油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的现状
1、情境素材选择不当
        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工具就是情境素材,运用多种情境素材能活跃课堂气氛,但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情境素材也能直接影响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不一定要选择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要根据所讲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素材,并且要考虑到素材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但是有的教师在收集情境素材时只采用课本上的内容,没有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照搬课本上的素材,这样会影响情景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情境设置偏离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进行情境化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毫无作用,例如,教师本意是想设置一节小组讨论课,但最后这个课堂却成为了学生聊天的场所,这样即使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却没有任何帮助,这也说明教师对情境化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强。
三、小学科学情境化教学的实施建议
1、学校方面
        学校应从三个方面加强情境化教学,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在科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应加强对科学教学的重视,开展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包括对科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教学技能的培训、对教学理念的培训等多个方面,以促使教师成功开展情境化教学。二是营造利于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外部环境,为科学教学提供场地支持。外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两大方面,教室内环境包括墙壁的颜色、拥挤程度、通风、教师的教具颜色和形状等物质环境和教室内人际关系的情况,这些内容的设置都对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教学有影响;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教学材料,让课堂走向自然。三是合理安排小学科学课时。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授课,所以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学科的情况,合理安排课时。
2、教师方面
        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共同特点》时,教师应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让学生总结特点;还能用实物展现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放到情境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例如学习《植物的根、茎、叶》时,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自观察一株植物,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情境教学,主要包括图片、视频展示,以上三种都是利用外界直观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还能用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进行情境创设,这四种方式都能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情境化教学对小学科学非常重要,将情境教学贯穿整节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争取在教学时创设良好的情境。
【参考文献】
[1]王德龙.小学科学教学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2,(24):279-280.
[2]巴桑普尺.小学科学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7):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