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三次磨课案例,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活动,以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磨课;核心素养
一、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并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任务的设计,创设语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语言体验和实践的活动,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类的活动,实现语言体验、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
二、案例描述
2.1 教材分析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以复习为主,第二单元话题是人物,主要是复习介绍人物的年龄、样貌、职业、生日等相关信息,也包含了介绍人物的爱好,擅长等。本课的情景是Guoguo和爸爸还有Mike一起钓鱼,Mike介绍他的uncle的一些情况。重点功能用语为: Can you tell us about your uncle? He’s ….
本单元以介绍不同的人物为主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与之对应的语言实践活动。第一课时通过视听学习、文本阅读、卡片游戏的活动,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介绍他人,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2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学习了具体介绍人物年龄、样貌、职业、生日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推理、预测、阅读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中将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在语境中运用Can you tell us about…? He/She is… He /She has…询问或介绍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等情况。
2.借助思维导图理解和复述对话。
3.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介绍他人。
2.4 试讲课
2.4.1 第一次试讲:就教材讲教材,按部就班。
第一次试讲教师按照谈话导入—视听学习—机械操练—语言应用的教学步骤,完成了教材上的内容,最后总结板书。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针对一些现场生成问题,团队进行了思考,集中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热身活动的作用是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团队的研讨,教师有了如下改进措施:
1.基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在操练环节补充了一篇介绍Mark妻子的文本,进一步丰富了板书,为孩子们的产出提供语言支持。
2.热身环节由学生对授课教师个人信息的提问,和猜美术老师的游戏,层层递进,展开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单个学生的多向语言互动和交流,拓宽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调动课堂气氛,建构思维导图。
2.4.2第二次试讲: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忽视新知的教授,板书作用弱。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输入型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
第二次课堂实践遇到的问题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太草率:broad shoulders, huge hands是新知识,尤其broad的发音与语义,但是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具体的输入与学习过程。此外板书上思维导图内容丰富,但使用效率低。
2.4.3第三次试讲:学生的应用实践过程体现不明显
调整了以上环节后,我们进行了第三次课堂实践,这次课堂效果较好,能看到孩子们积极发言、表达。
但是专家认为应该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通过不同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进行语言内化。
2.5研究课
2.5.1 研究课设计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基于前三次教学实践的建议以及团队教师思考的内容,我们依据Personal Information这一主题以及学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第四次课堂实践。
首先,学生置身于谈论他人的主题语境中,思考“想了解教师的哪些信息”,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描述来猜出正确的人物。在进入课堂的第一个环节,通过一张漫画自画像,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去了解教师的信息,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激活了已有知识储备,课堂氛围活跃。
其次,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内化课文。在读书、复述活动后,设计词汇卡片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对板书上的职业、外貌、性格、爱好类单词进行分类,及时发现分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教。然后过渡到句子层面,运用含有卡片上的单词去预测Mark 妻子的个人信息,如 Mark’s wife is a dancer. She has long hair and a big mouth. She likes shopping.
最后,在产出环节先以读促说,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口头表达自己的“他人介绍”,然后再进行书写。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进行巡视并加以指导,对在全班进行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及指导,比如对介绍他人姓名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表达及时纠正并强调。
2.5.2研究课评析
专家认为本节课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整堂课老师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不急着教,让学生充分操练,不拉着学生跑,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在学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教学。
三、教学反思
三轮磨课从最初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到最后调整和重新设计教学活动,达到真正的语言运用。
第一、在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提取主题,并从单元整体出发单课课时目标,有效设计单课的课堂教学活动,把教学目标活动化。
第二、英语学习活动观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设计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 具有真实性, 避免单一的教学手段,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跟进和解决,提高课堂实效性。
第三、在活动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关注学习理解活动,也重视创新迁移活动,但忽略了最关键的桥梁——应用实践活动,应用实践活动为学生实现语言和知识的内化与应用提供了平台,让学习活动高效开展,并促使将知识向能力的过渡和转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8.
[3] 黄小婷,代俊华. “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 2018.
[4] 骆北刚,朱琼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3).
[5] 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
动”[J].基础教育课程,2016(3).
[6]葛巧霞.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探究[J] . English Teachers.
作者简介:肖晨阳(1987-01-12),女,汉族,籍贯:北京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