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教育行业来讲,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专业这三者间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从这一个紧密关系可以看出教师这个行业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我们从小学教师的一个在职培育成效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在职培育的成效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包含了培育者专业化不足,被培训者的自我成长动力缺乏。因此,提升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效性要从确定培训者专业化标准,建设一支专业化培训团队等方法出发。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继续教育; 有效性
前 言: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对于老师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大力推动了小学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资源投入进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对教师的培训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把教师的教育经费纳入到政府的预算中, 对于小学教师实施了每五年有一个周期的全员教师培训。这样一来就让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在相关制度与培育经费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对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重视。
一、国家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国的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我国党和政府等一些政治实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了完成相应的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从而进行协调教育内外关系所制定的一些行动依据与相关准则。因此,在制定政策要有具体明确的政策目标,这样才可以对以后要开展的继续教育工作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小学继续教育的政策目标是社会发展中不同的时期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是具备发展性、差异性、阶层性与多样性的。从时间来划分,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从阶层来分,可以按国家、地方与学校阶层进行设定老师继续教育目标; 我们从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的继续教育目标;
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产生的个人因素
其实,绝大部分的教师都存在对在职的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缺乏的现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第一,大部分教师把继续教育当作是一种任务,一种上级传达下来的一个指标,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实际意义,认为学好学坏都是一个样,反正参加继续教育就是为了拿到一个证书,走个过场而已。第二,随着我们国家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所以,继续教育的种类与方式也呈现得越来越多,这给小学教师给予了更多的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教师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多,而教学的任务也比较繁重,所以,这两者间就会开始出现一些矛盾。教师为了学校的教学任务,为了学生的成绩,最后,只能主动放弃这些学习机会。为此,在进行继续教育期间,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报名不见人”。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教师对在职继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关于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
1.学校在实施继续教育时,在选人的方面的做法过于单一,学校的做法不是通过抓阄的形式就是由学校每次指派一些所谓比较优秀的教师去参加,然后,结果就是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不想参加的老师结果每次都被安排上了,而想要参加继续教育的老师却一直没有机会。
2、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的事情不够重视,认为这个仅仅是上传下达的一个任务,只要有老师去参加了那就是完成任务了,对老师真正的学习情况一慨不闻不问,对继续教育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之后的结果评估根本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作用。
三、关于提升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强化小学教师的学习, 提升他们对继续教育的认知
如果想要让小学老师对继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除了学校领导的一个正确指引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老师自主性学习的一个积极性。以下三方面的学习内容可以体现出老师提高继续教育认知的重要性:
1.对于继续教育中所培训的知识要能够切实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 让小学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小学老师所学到的知识可以让他们真正用到教学上,可以优化老师们的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方法, 让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成效, 让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3.要让小学教师们在参加培训时所学到的内容可以马上用于实际教学中, 而且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教学成绩。
(二)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对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行合理安排
1.校领导对继续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为了要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校领导对于老师的继续教育要加以重视,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面大力支持。同时,学校还要构建一套有效的继续教育监督管理体系,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监督, 并且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结果展开有效的考核。
2.学校安排老师参加继续教育时要为老师做好坚强的后盾。因此,老师进行外出学习时要把本校的教学任务安排好,例如可以安排代课老师。让参加学习的老师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政策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体系,但是实际上在实施当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需要继续完善。尤其是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方面还有进一步需要思考的地方,比如: 怎么引入市场化竞争, 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与课程的审核制度问题,如何激励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等等。所以,强化继续教育的政策研究,推进老师继续教育政策的有效性,这已经成为教师政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熊艳.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策略[J].国际公关,2020(1):157-158.
[2]刘盾,李莹.多元引领与实践导向: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启思[J].成人教育,2020,40(1):88-93.
[3]万文强.关于提升继续教育管理技能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4):0263-0263.
[4]董军杰,焦骞,曹志娟.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模式分析[J].采写编,202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