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系统中教育体系是不断推陈出新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民众意识深度解放后呼吁教育公平,也在教育系统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家庭的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亟待拯救的重要问题。这一家庭制造的问题,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中显得非常严峻。在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特殊家庭无法尽到的教育责任,需要教育系统消耗更多的精力解决。
关键词:特殊家庭;小学教育;现状对策
特殊家庭包含比较广泛:单亲家庭、离异再婚家庭、留守家庭,这些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着更多的困扰。这种情况会影响着教育成果,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这也很容易形成校园不稳定因素。所以针对小学高年级特殊家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学习规划,是快速解决特殊家庭学生在学习中困难的关键。
一、小学高年级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现状概述
近年来特殊家庭逐步递增,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解放是造成特殊家庭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这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生育率和高离婚率是社会常态。在物质生活充沛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对婚姻和工作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其中单亲家庭学生逐年递增,留守家庭逐年递增,正成为困扰很多学生成长的社会问题。根据民政局的具体统计,我国的离婚率在逐年增长。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直接教育机构,在面对这类社会问题造成的教育压力时,也在积极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法。
二、小学高年级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本心态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面对家庭‘缺失’的情况往往无法自己完成心理调节。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很可能滋生更多心理问题。特殊家庭环境下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出现自闭、自卑、敏感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心态差的原因。学习心态差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或者是呈现波动,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因素。
(2)滋生了厌学情绪
特殊家庭学生在学校中表现比较敏感,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不合群的情况。因为无法融入到集体中,所以滋生了厌学情绪。这是大多数特殊家庭学生的具体表现,在学校环境中无法和他人共处。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出现了不好的变化和趋势,整体教学活动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厌学情绪的滋生和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学生应对学习的心态。所以针对学生厌学情绪的发展和变化,也应该着重做出调整。
(3)不服从学校约束
在留守家庭中的学生不服从学校约束的情况相对比较多,因为学生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失去了自我约束力,学生对于学校约束比较排斥反感。甚至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扰乱课堂,造成课堂秩序被破坏等问题。这些是留守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比较集中,所以在教育中也往往比较吃力。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留守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也让学生心里滋生了叛逆情绪。
(4)容易抱团对抗老师
特殊家庭的学生很容易报团取暖,这些学生在找到小集体后,对学校老师的约束和管理产生抵触,且更加具有破坏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明白弄是非中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出现抱团对抗老师的情况,一般都相对比较严重,会威胁到老师的管理和其他学生的安全。这样的小群体也最容易滋生校园暴力,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是目前特殊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小学高年级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1)调整学生学习心态
学生的学习心态比较差,或者说出现了学习抗拒心里。这种情况需要老师深入的教育,定期开展学生的座谈会,为学生阐述一些社会上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明白特殊家庭的‘少数群体’并非真正的少数群体,这种情况是非常广泛的社会现象。在活动中还可以开展积极健康的心里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乐观应对生活的变化,拥抱成长中的伤痛。
(2)塑造重视学习心态
学习是人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在校园中学习,还是在其他生活中的学习发展都需要有刻苦认真的态度。这种观念的建设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重要渠道,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在塑造学生的学习心态中应该予以重视。通过塑造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消除学生的厌学心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加强家校之间联系
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早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热议问题。留守学生在父母缺位或者是双缺位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在,利用网络技术沟通学生家长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可以快速推动教学建设。
(4)培养大集体的意识
学生时代小团体的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但是特殊家庭学生组成的小团体关系更加密切。所以瓦解小团体主义,应该在班级和校园中建立起大集体的意识。让学生明白集体是可以依靠、可以倾诉的对象,不需要将自己圈定在小团体内,也可以得到很友善的对待。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问题,对学生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的成果。所以应该从学生本身树立起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及学习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大集体意识,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研.关于小学阶段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5):.
[2]孙婷婷. 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