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茸砚
[导读] 互联网技术从诞生之日发展至今也尚未超过百年时间
        摘要:互联网技术从诞生之日发展至今也尚未超过百年时间,但是却在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作为互联网技术重要分支之一的移动互联网可谓是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为此,国家也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计划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深层发展,自然教育领域也无法置身之外。本文以中学阶段数学课程融合互联网+教育作为研究核心,探索出一些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教学方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中学阶段;数学教育
        从互联网+计划被提出伊始,国内的各个地区都开始重视并着手完善中小学学校的智能化教育设施,再加之全国中小学校逐渐纳入到互联网体系的覆盖之下,国内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也就为“互联网+”计划在教育领域内得以深度落实,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本文就以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深层结合作为核心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1、走进“互联网+”教育,剖析其内涵
        “互联网+”教育是依托于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而诞生的全新教育方式,有效的扭转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活动的板书结合教材的单一化理论知识传授模式,并且在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就当前的情形看来,最为师生群体广泛了解的互联网+教育方式包括微课、慕课等,这些全新形式的网络化课程教学模式,也同样为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应用,意味着教育领域得以在新时代下和互联网技术做出了深层的融合发展,同时,这也是在警醒教育人员,在互联网+时代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活动有效落实需要以互联网技术和思想作为基石,搭建起“互联网+”教育下的教育高楼,并且这也是国内教育事业做出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中学阶段数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2.1中学阶段数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使用,必然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其中存在的压制学生学习主体性等各个方面的缺陷,却恰恰是素质教育需要摒弃的。“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面合理改进而言,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具体一些来说,可以将之总结为如下的几点:第一,教学内容得以扩展。惯用的中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基本被限制在数学教材中,但在实施互联网+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主题作为出发点,选择与之关联紧密的教学内容作为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补充,进一步拓宽了学生数学方面的视野,同时,一些带有较强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可以激活并维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及解题兴趣。第二,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时代化的更新发展。“互联网+”中学数学教学教育实施之后,除了原有的数学理论知识板书这一教学方式之外,多媒体设施的充分利用,通过声音、图形等多元化的知识表达传授模式,就可以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学习相应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突破数学教育模式单一化的限制。同时,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的落实,借助软件平台及移动智能学习的帮助,将原本存在于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时空间限制完全打破,确保教师可以做到及时为学生解答的其学习疑惑,从有效避免因为问题解答不及时带来的整体数学知识体系垮台问题的发生,借此为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保障。
        2.2中学阶段数学实施互联网+教育的劣势
        即便是互联网在中学的数学教育中具备着较大的优势,但如下这几方面劣势也是不可小视的存在。第一,碎片化成为理论知识学习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前应用时间颇长的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本身带有十分强烈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特征,在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的环节中,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数据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水平出发,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在互联网教育深入落实实施之后,虽然说互联网使得数学学习的教育资源得以丰富,但是在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内容之上,却丧失了完整性这一重要特征。导致学生出现了只知道数学的结果,但却不知道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之互联网络上对于部分数学习题存在着现成的答案,死的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懒于动脑思考的坏习惯,这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层掌握以及实际应用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实施了互联互联网教育,在教学和学习资源上的多元化以及丰富化发展,是的,学生对于数学的课堂学习环节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量。也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长时间有效的集中。同时互联网教育的实施也为学生带来了诸如游戏,数学软件之类的一些网络化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对于学生在数学理论知识学习中的三维目标会有所削弱,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带来的后果就是数学本身所有的严谨和逻辑性遭到一定程度的淡化,这将会直接带来数学教学效果不升反降的后果。
        3、现阶段中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缺陷所在
        3.1数学教学和评价方式单一且僵化
        就当前阶段到中学阶段数学教学方式来看,老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普遍使用的还是黑板板书结合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环境中需要对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重要内容做出相应的抄录笔记,这对于部分在数学学习上带有一定劣势的学生而言,往往会因为要完整的抄录教师的板书内容,没有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这也是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所在。与之前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教育理念更加偏向于理论知识应用在考试环节中,也正是因为这非完整化的教育理念影响,促使学生在得到相应的数学理论知识之后,并未做到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有效应用,使得学生从意识层面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单纯的应付考试。即便是在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落实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用于辅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过程的软件平台,诸如钉钉、QQ等都可以划归其中,但是,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操作水平上存在着严重的短板现象,导致这些软件倒不如说是作业的线上发布平台更为合适,这对于学生而言,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教学变化,致使数学学习的兴致缺缺,又从何谈起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师评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的过程中,依旧坚持着分数称王的原则,这一方式不但片面而且时效性上也不具备应有的优势。
        3.3教师缺乏高水平的指导能力
        在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模式落实之后,在学生身上出现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时间得到了延长,但教师群体因其无法做到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一变化,自然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环节中缺少了来自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个比较显著的表现就是学案设计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展示不足,仍旧延续着传统的学案设计模式。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学习节奏掌控上失误,很容易出现学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完全背离学习目标,教师置身于学生讨论之外等种种情况的发生,这种种现象的存在将教师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做出了大幅度的削弱。
        4、中学阶段数学教育如何有效实施“互联网+”数学教学
        4.1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
        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环节中,各科教师固然发挥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最为重要的老师还是兴趣,同时,这也是“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模式巨大优势之一,借助互联网络内部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将原本存在于课本之内的枯燥呆板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且直观的音视频等各项资源,这些符合学生兴趣的学习资源,确保学生可以实现学习乐在其中,继而对教师所讲述的数学理论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
        比如,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有一个从前有座山的无限循环小故事,并且这个故事学生们也是完全知道的,这个故事就可以很好的作为课堂的微动漫导入素材,让学生在发现故事情节有序循环特点的情况下,通过1除以9、2除以9 这一类的数学除法计算式的结果特征对比,让学生自行总结出有关循环小数的各项基本特征,这种以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为基石的教学方式,很好的为学生展示了数学理论知识带有的规律、生活化等各项特点,极大的深化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深度。
        4.2以微课教学视频为基石开展自主课前预习
        数学互联网教育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微课,这一方式合理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能力水平出发来对预习计划做出合理的自我安排。具体起来说,教师就是需要在每一堂数学课之前,根据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理论内容,将之制作成微课的视频,并将之分享到班级组建的微信或者是QQ群中,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在课后复习,或者是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在微课视频的搭配使用之下,做出完整的数学理论知识结构笔记,并将其中自己仍存在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的向教师做出求助,此等方式的使用,不但在数学理论知识的预习上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并且对于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有效落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3教师主导及指导作用全方位发挥
        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实施互联网教育,由于这一形式对于学生在自学自律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大部分中学生普遍不具备适应这一教学模式要求的自学及自律方面的能力。为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全面地发挥出来。在这一教育模式实施之后,教师基本都是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将学习资源共享到学生的学习平台上,随后让学生按照具体的要求自行搜寻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预习反馈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教学以及课后的辅导练习。但也正是因为网络资源的数量堪称庞大,并且其中的真伪性难以辨别,再加之学生在自律和自学方面的能力不符合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的要求,教师更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辨识出正确的学习资源,并指导其开展正确的学习活动。
        5、总结
        “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模式的深度落实,并非是要让其完全取代传统的数学教育,而是需要在二者做出有机融合的基础上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全面认知互联网+中学数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以及潜藏劣势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改进力求实现中学互联网加教育模式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坚.新课程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239-240.
        [2]尚桂芬.“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平板电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J].宁夏教育,2020(04):35-36.
        [3]张艳.互联网教育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53-154.
        [4]李红红.“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索[J].学周刊,2020(04):144.
        [5]吴琦,张继爽,王萍锐.从“互联网+数学”到“数学+互联网”的教育转型[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1):189-190.
        [6]胡斌.“互联网+”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48):39-40.
        [7]陈洋.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85):146-147.
        [8]夏长安.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数学资源共享[J].科技视界,2019(25):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