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于晓洁
[导读] 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使学生的人文修养得到显著的提升。
        摘要: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使学生的人文修养得到显著的提升。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一定要及时的为学生提高阅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时不会盲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习惯;培养策略;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作为所以学科的学习基础,所以一直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并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包含了“听”、“说”、“读”、“写”,这些都是学生不断积累的“核心素养”基本功。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1 营造“正能量”的精神环境
        1.1.1 以鼓励提升阅读兴趣
        对于中高段的学生而言,正是处于提升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更要注重鼓励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可以对具有阅读乐趣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其他同学能够向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1.1.2 以引导的方式提升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使他们具有正确的读书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境界,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就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读书观。
        1.2 创设包容的阅读环境
        1.2.1 创设轻松的阅读环境
        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阅读起来能够更加轻松,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会感到非常地舒适和自由,具有浓厚地阅读氛围。只有在这样地阅读环境下,才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因阅读而产生的愉悦感,体会阅读的魅力。然而这样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来共同配合。
        1.2.2 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环境
        每个人在阅读时,都是快乐的,并且在快乐时,学生才能够又继续阅读的动力。但是,学生要怎样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呢?这就需要让学生在阅读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且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1.2.3 创设高效的阅读环境
        “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在学生接触新知识时能够有很高的效率,并且能够迅速的学会并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于都兴趣时,就需要注意学生的阅读效率,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使阅读变得更加有意义。
        2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1 以阅读促认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人类的生活中,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帮助人们拓展知识面。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阅读时也会有着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读者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实际上就相当于在与读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自我意识。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然而,如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文本的互动并不够。


         为了能够使学生与文本能够产生互动,首先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具有感情,并且能够反复地阅读,这样可以提供学生地认知能力。在学生反复阅读和朗读课文时,就会逐渐融入到作者地情感中,根据文章地情感变化来引起读者的情绪变化。另外,学生一定要多多阅读,能够总体的把握阅读内容。在学生阅读时,我们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要求学生细细斟酌,对阅读内容的每一个词句都进行深度的剖析,而是要理解和体会整篇文章,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可以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只有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才会对阅读的文本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才会去阅读一些情感丰富的文章。
        2.2 以笔记助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动手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升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提高划重点、划好的词句的能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提醒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阅读,手中都要拿一支笔,这样在阅读到好的词句上时,能够进行勾画,并且根据需要写上相应的批注,这些批注可以是自己对这部分的体会,也可以是与作者不同的见解。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随时备一个摘抄本放在身边,在遇到好的词句时可以将它们抄下来,这样逐渐积累,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的好习惯。
        3 授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3.1 重视“泛读”,也要重视“精读”
        在读书时,不能大致的阅读,而应该“精读”,也就是通过反复的阅读。我们建议中高段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短篇的小说来进行精读,不要选择长篇小说。在阅读时。可以将书阅读两遍或者更多,在第二次阅读时,我们要提醒学生更加关注文章的细节。
        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精读”,还要学生做到“精细”。作者在写作时,都会根据时代背景带入一定的情感,学生在阅读时,就需要理解和掌握所阅读的内容表达出的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另外,在教学生阅读时,我们还需要更加的精细化,也就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可以搜索作者的相关传记以及别人对这本书或者作者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到除了文章以外的东西,从而能够更加清楚、直观的理解书本的内容。
        3.2 重“养成”,也要重“陪同”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陪伴学生阅读。首先,当教师能够“陪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的给学生指导。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来说,接触的知识面还不多,在选择阅读的书籍时,无法分辨好坏。好的书籍可以对学生的个人素养进行提升,而不好的书籍可能影响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陪同”学生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在阅读时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年龄不断地在增大,阅读面也就会越来越广,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跟着进行增大,
    4 结语
         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方法,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欣赏书籍,然而这些仍然还不够,学生在辨别书籍的好坏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甚至在阅读较难的书籍时就会放弃。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学生阅读时,就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大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反思习惯之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05):68-69.
[2]邹鑫淼.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19(23):82-83.
[3]杨爱琴.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03.

作者简介:于晓洁(1890-07),女,汉族,安徽省阜阳市人,本科,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中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