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口语训练方面的文章。说起我对口语训练的感受,那还得从我十几年前的一段亲身经历说起。
那是我还在上大二时的事情了。一天,我和室友去学校外面的超市买生活用品。正当我们在专心挑选商品的时候,室友指着不远处说:“那边出什么事了?”我一看,只见一位外国朋友正在和售货员交流,但售货员根本听不懂英语。我想或许我可以去帮帮忙。因为那时我刚刚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自以为这点小忙应该是可以帮得上的。于是,我走上前去:“Can I help you?”那个外国人问:“Can you speak English?”“Yes, a little” “ I want to buy ----.’’ 才说两句,我就开始接不上茬了,因为我没听懂他要买什么。我开始脑袋一片空白。但这时,我突然想起我们口语课上老师和我们说过如果听不懂的时候可以从对方的神情、手势去推测以便一步步缩小范围,最后锁定准确信息。从对方的神情、手势看他应该是要买一种食物。于是我问道:“Is it a kind of juice?” “No, when I eat bread, I will put it on the bread.” 哦,我终于知道了就是那东西。而此时我还是没想起那个叫黄油。于是我只好照搬翻译给售货员:“你们这有没有吃面包时涂在面包上的那东西?”售货员摇摇头,最后老外还是客气的谢谢了我们。
经过一番周折,问题是帮忙解决了。但这件事情却令我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个英语专业且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大二学生来说,无疑就像是抽了我一个大耳光。因为在此之前,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十分自信的。其实老外一走,我就想起来那个单词是butter,中文译为“黄油”。但当时面对活生生的人时一心慌却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如果是在考试做阅读理解时看到这个单词那对我来说绝对是小“case”. 但一到现实生活中却是关键时候掉链子。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训练口语决不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从那以后每周四晚上我都会去以前从不去的学校英语角,每周五晚看两部英语原声电影。而且,每周三晚我还会去邻校的英语角(邻校的英语角水平更高)。一段时间之后,英语角已不能让我的口语有更大的进步了。我改去八一公园。那里的人更多,对话的范围、对象都更广,而且经常会有外国人。那里能让我学到许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就这样,口语训练和书面训练相结合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到毕业时,我已是班上为数不多的随便给个话题都可以侃侃而谈的学生之一了。
在随后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一直贯穿我英语教学的宗旨:让我的学生成为英语的主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用的,而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用的。所以最初的那一个月里我几乎每节课只讲十几分钟课本内容,其他时间都让学生们进行口语训练-----小组练习或者结对练习。练习完之后我会让他们一组组、一对对的到讲台前表演对话。同时要求他们声音洪亮(以我站在教室最后排能听清楚为标准),手势、表情要到位,而不仅仅是把写好的对话背下来。一个多月之后,课业逐渐加重,我还是会每个星期安排一节口语课。口语训练时,结合正在学的课本,或给一个话题,或要求用一种特定的时态。每一次口语训练课,学生们都不仅能自如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常常能给我出乎意料的表现。
英语口语在日常交际中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呢?接下来谈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以听为基础。因为只有听懂了对方在说什么才能保证学生们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是因为(1),通过听可以获得大量的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语言材料。(2),通过听,特别是原声的录音,如英美原声录音带,电影,电视剧,英文歌曲等可以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3),通过听,能启发学生说的强烈愿望。举个最小的例子,当教师在上课时用英语向学生提一个一般疑问句时,学生回答时必定会用“Yes”或“No”。但如果同一个问题用汉语提问,学生的回答必然是“是”或“不是”。
又如,当师生或学生之间早上相遇时,其中一人先说“Good morning”,对方必然脱口而出“Good morning”。这就说明了“听”和“说”的密切关系。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在课堂上,在学生能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用英语教学。在课外,则要求和鼓励他们多用英语交流。比如,我现在所教班级有一个寝室的学生会每周三晚自习之后就寝之前这段时间要求所有的室员只能用英语交流。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她们不仅能准确运用学过的单词和语法,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现实生活中常用而书本上却没学过的单词、用法[1]。
2.要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的心理,增强说英语的信心.
大胆开口说英语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说英语时应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的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有的学生天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对于这样的学生,你可以多安排他和性格外向的学生一起进行口译训练。别人对着他使劲的说,出于礼貌,他也觉得不能一句话不说,他也会说上一两句。时间长了,他就会觉得说英语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慢慢地就克服不爱说话的毛病了。害羞心理另一方面源于自卑。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而不敢开口,尤其是与口语水平高的人对话的时候更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每次在上口语课之前都要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犯错误,如果觉得那是对的即使那是错的也要大胆说出来。对方如果能听懂那你就达到了使用语言的基本目的----交流。如果对方确实听不懂,那他们可以求助老师或水平较高的同学。另一方面,我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别人出错的时候一定要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同学改正错误而绝对不能嘲笑。因为同学的一句嘲笑可能会让这位同学永远闭上了说英语的嘴。经过我长期的努力、教育,我所教的班级无论他们的水平如何,年级高或是低口语课都能很好的进行[2]。
3,狠抓句型练习
人教版英语教材的编排十分科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中心----或是一种时态,或是一种情境。所以口语训练的话题很好安排。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上册“What color is it?”这个单元时,安排的口语训练任务就是谈论教室里物品的颜色。对话时学生们必须用到“What color is----”或“What color are---”的句型。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学习用品的单词又巩固了新学的句型。又如,我在安排七年级下册“I’m watching TV”这个单元的口语训练任务时要求学生必须用到“Hello”“That is ---”“This is---”这些电话用语,而对话的内容则由学生自选。因为这个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是打电话。通过学生自己反复对话以及多次听同学们表演时的对话,学生们对这些句型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当实际生活中他们要用到这些句型时就会脱口而出,好像在使用汉语对话一样自然了。
这是我十几年来对于英语口语训练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及浅陋的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巧爱.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才智, 2018(05):115.
[2]雷雪莲.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0):P.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