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语言—— 师生关系的侩子手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魏霞
[导读] 教师应善于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摘要:教师应善于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共鸣。消极的语言必然会影响师生关系,不要让语言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应用正面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管教,必将对教育以及课堂教学有长远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消极语言  师生关系  沟通
一、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这句话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让我联想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任何人无法代替的独特性,唯一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最爱,这种最爱也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然而我们太习惯用分等的方式去看待人了,也太习惯用语言贬低人、批评人、歧视人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了。其实用消极的语言和用正面词语得到的结果会有巨大的不同,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的物质外壳,是我们赖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不管是内心的自言自语,还是口头上的千言万语,也不管是鲜活灵动的口语,还是严整规范的书面语,语言的使用,都最直接反映着人类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虽然我们不必追求巧舌如簧、妙语连珠,世界上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锦口秀心、喷珠吐玉的境界,但多数人可以自如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恰当、贴切与有效地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中学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达到积极的响应,使事情朝着更理想的方向来发展。
二、语言显露一个人心态和思想的深层内涵
        不仅如此,语言还显露一个人心态和思想的深层内涵,同时做为老师,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去改善自己与学生的心态和思想,因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和结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对自己及自己的学生,我们老师会经常不经意间用语言操纵自己和他们的心理状态。
        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所有的情感、思想、欲念、感受都像一团模糊不清的星云,目前科学还没有准确把握语言究竟是怎样编码、生成的,哪怕是最先进的口语或写作教材,也无法教会人们按照特定的流程,特定的方式出口成章货妙笔生花,尽管如此,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脑和语言之间,还是有些规律可循,规律之一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不能接受含有“不”字的指令。
        我们先来试着对自己下这样的指令:“你不可以想到老虎,但是可以想一只狮子;不可以想到一条白色的蛇;但可以想到一条蓝色的鱼”,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不可以想的也想,可以想的也想?所以作为老师,平常我们教导学生都是这么说的:“不要讲话;不能做错太多题;不能迟到;不准旷课;不许谈恋爱”等,但给学生输入这样的指令的时候,学生们想到的是讲话、做错、迟到、旷课、谈恋爱,为什么不这么说:“要安静,认真听讲;努力多对几题;准时上课;专心学习”等。
三、消极语言带来消极的沟通模式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测验中,某个班级在科任老师努力教学下还是考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几个学生成绩出现了个位数,严重拉班级的后退,科任老师一到班上,考卷发了下去,开始说话了:“你们怎么这么笨,怎么教都是不会;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我看你们这样下去都没有什么希望了,”然后接着就找那几个个位数的学生说:能不能不要拖我们班后腿了,再这样下去,你们还有得救吗?这样否定人、打击人的例子在学校真是司空见惯,举不胜举,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科任老师就是个典型的使用消极语言的老师,他的这些语言将会给这个班的学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会认为自己有笨的念头、教不会的念头、没得救的念头;如果他用正面的词语,来引导学生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可以这样来引导:我们这次考试考的是年段第X,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学习的,特别是那几个考到个位数的学生,我们更需要努力,让我们在下次的考试中,能够更上一层楼。争取能排在年级前列……
        通过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初步明白了,消极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恶劣影响,同时更加证明积极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积极的结果,在这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平常注意观察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胜利型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坚持使用自己的权利来限制和要求孩子的行为,惯于向孩子发号施令,并借此批评和惩罚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事,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就应该听我的,这样的老师用的语言一般都是训责的语言,压制的语言,所以每次的沟通老师都赢了,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责任心;第二种:失败型的老师,这种老师过多给学生权利和自由,主动避免限制、约束和要求孩子的行为,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孩子经常自由行事,这样的老师比较失败,因为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比较自私、跋扈;第三种,徘徊型老师,这样的老师总是不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模式,经常徘徊不定,一会严厉、一会宽容,一会限制、一会纵容,所以当学生了解老师之后,就喜欢钻空子,做事情也不会坚定。
        这三种老师归纳起来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主要又有下面两种症状,也就是四种无用的批评;无用的批评一:我称之为情绪化的批评,当学生表现得让老师不满时,情绪激动、手舞足蹈、眼睛发直、速度惊人,骂完就算了,于是就会让孩子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就很明白了,甚至会想“现在差不多骂一半了,就快骂完了”,比如经常会有这样的句子:“听明白了吗?”“记住了没有?”“以后还犯不犯?”为何不这么说:“我讲清楚了没有?”“你们都会做到的”……;无用的批评二,我称之为唠叨式批评,老师的批评就跟背景音乐一样,就变成背景噪音,该批评不批评,不该批评乱批评,到最后老师根本就没有威信,学生根本不听,其原因都是因为消极语言导致的结果。
四、应用正面的语言将启动正面的管教模式
        那既然消极的语言导致这样的沟通模式,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当前的这种问题,首先要明白正面词语的力量,同时应用一些技巧,比如学生们错了怎么办?该如何批评,这里介绍一个比较好用的技巧,技巧:ABC原则,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总结,比如关于卫生做得不干净,事前共同约定如果那组做卫生没有达到多少分,要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学生在扫地时提醒大家的约定;当第二天出成绩时,及时总结,切勿唠叨式总结,言简意赅,学生都是聪明人,讲点就懂,试想想用自己平常的这套口若悬河的教育方式对自己说说看,自己都觉得烦。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肯定、尊重、理解、激励和赞美”,那我们也就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样的理念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见恰当使用正面的词语,非暴力沟通,利用大脑接收语言的规律,能够让我们目标更加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学校的氛围更阳光、更积极。

参考文献:
教师校园消极语言现象探析,《山东文学》2009年 第12期?|?张昕
学校场域中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质性研究,何宗艳,南京师范大学
《正面管教》,2009年京华出版社出版(美国)尼尔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