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阅读版块成为重点的一项教学环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每节课堂上通过简短几十分钟的讲解去掌握一篇课文阅读的内涵和大意,以此来提升阅读的效率,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模式。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一些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课堂,需要进行创新性改革,才能实现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阅读教学;课堂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的目的是给学生教会如何认识汉字,以及在阅读中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学生能够清楚地阐释自身所理解的意思。而到了初中语文课堂中,则更加侧重于对于阅读课文情感的把握,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作者的深层表述,从表面的文字中挖掘出更加具有深度的意味。因此,教师在打造高效阅读教学时应该掌握其中的重点,引导学生在课文的深度上进行拓展,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的阅读课堂。
一、树立教师引导者角色,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体系
在以往的阅读过程中,教师总是充当着阅读知识点的总结者和传输者的角色,在学生阅读后就已经为他们总结好文章的主旨等阅读的核心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加快上课的进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参与阅读探究和文章分析的过程中。因此,在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自己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线索,但不干预他们阅读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科学的阅读教学体系。这需要教师能够确定阅读的目标性,在于将阅读的内容和意义内化在学生的内心,而不是表面的学习过程,打造科学的阅读引导和问题导学体系,使阅读课堂更加具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时,作者老舍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情景,对济南的山水之美描绘地淋漓尽致。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让他们根据课文进行总结“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独特之处?与我们所生活的地区冬天有什么不同?”。除此之外,可以与学生一起找出文中的修辞句式,并且去体会作者运用这些手法的巧妙之处,在这些细节中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鼓励学生表达阅读见解
效率低的阅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自己缺乏交流,尤其是在对于阅读文章的总结阶段,一般都是教师进行陈述和讲解,学生只是旁听者,二者之间的信息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阅读课堂俨然变成了语文教师的“一言堂”,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表达见解的机会。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畅通的交流,以便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阅读问题和认识误区。交流也是最直接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相比布置阅读作业再进行批改之间的时间差,交流可以即时纠正错误[1]。
例如,在阅读课文《台阶》时,作者家门口的台阶记载了一家人的生活痕迹,这台阶对于“父亲”而言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是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主旨问题是“根据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你是如何理解父亲与台阶的象征的?以及作者究竟想要表达的感情?”在这其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探究,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其实阅读理解的魅力正在于“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抒发自己的意见。
三、利用阅读导图机制,阅读中促进思维发散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阅读教学也同样非常适用,因为导图能够利用简单的关键词概括和整合、梳理,就能够将一篇课文按照时间逻辑或思维逻辑的顺序进行划分。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更加明晰和直观地看到对于整篇文章的阅读分析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导图逻辑检索引导学生按照由浅至深的难度进行阅读探索。学习导图的过程中,由于其为关键词概括,内容更加简洁,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也更加便于记忆,从而提升阅读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记叙顺序的不同类型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清楚地划分,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并且根据各自的不同写出其特点,并且要求学生在所学的课文中找出相符合的记叙方法。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中,虽然篇名为“回忆”,一般学生会认为是倒叙或是插叙的手法,但是阅读过程中会发现这篇课文采用的实质上是顺叙的手法,按照时间的推进去回忆自己的母亲,从自己小时候,到离家的一系列时间线索展开回忆。导图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能够收获到更多有用的知识[2]。
四、改善冗余教学环节,新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效率
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些没有必要的上课流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然后教师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错误读音的纠正,这些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提前的预习,节省课堂上的时间。此外,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阅读课堂也可以应用新媒体教学工具作为当前课堂的辅助,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通过更多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课堂内容。如,可以教师使用PPT演示文稿进行备课,这样可以省去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时间,还能够给学生播放视频、图片等拓展阅读知识,丰富他们的眼界。
在学习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阅读课文能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其中的内涵,但是配合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会更加直观和生动。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红楼梦》经典影视剧中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段的视频,让学生产生视觉新鲜感,对课文阅读理解更加深入,也提升了他们学习的效率。
五、结束语
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上探讨出几种有效的应用措施,可以适用于当前的初中阅读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创新,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鄢蓉.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8):48.
[2]余德才.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